首先,《寄生虫》对普通人十分友好。即便你只是想打发时间,看它也将会获得不会无聊的两个小时。推荐所有人都看一下哦~~~
其次,这不是影评,而是我第一遍看完影片后,对一些内容(偏离主题)的理解。
《寄生虫》的矛盾尖锐而明确。然而,当我晚上躺在床上时,却总感觉有些地方不对头。思绪深处,有一只蚊子围着转悠,让人浑身难受。
作为一名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我知道答好阅读题就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寄生虫讲了个啥呢?”有人在饭桌上这样问道。
我脱口而出,贫 富 差 距!是无法缩短的贫富差距,使得阶级固化,导致了无解的违反道德的阶级矛盾。
结尾,基宇计划挣钱买下别墅救他的父亲,但是……这可能吗?窗外的纷纷大雪中,那点点光芒是多么脆弱,多么微小。基宇的父亲曾说,计划总会带来计划外的痛苦,只有没有计划才不会失败。导演说,如果基宇打工赚钱,要500年才能买下那幢别墅。
结局可想而知。How sad!
但是如果我对电影只有这种理解的话,就没有这篇文章了。因为在结尾的感动和无奈中,我还夹杂了一丝困惑,困惑在电影的世界里,这个阶级矛盾……一定会激化吗?如果不一定,又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在此之前,我先试图解释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评论所说的,电影情节太假,有些剧情不切实际。这我就要替《寄生虫》说了,奥斯卡最佳电影会有bug吗?我觉得……有,且有很多!首先,为什么别墅的一家子都这么好骗,这么单纯?为什么这么有心机有能力的穷人一家生活的这么差?别墅的电路谁设计的,为毛有个好几个灯的开关在地下室?为什么富人一家在别墅生活这么多年愣是没发现地下室?地下室里面还藏个人?还是一个每周保姆送好几次饭的活人?为什么警方在凶杀过后依然没有发现地下室?WHY?
不过,我倒觉得这些问题,no problem!问题不大。这些夸张的设计带有浓厚的象征意味,它削弱了一些真实性却使得主题更加鲜明。比如,当镜头从灯的开关向上仰视时,我看到了细细的线路穿越厚重的灰墙,仿佛是不同阶级间细若游丝的通道。在影片中,处处充满着高度差,镜头中的首尔仿佛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城市,这让人不自觉的在脑中定位不同人所处的位置。还有那块寿石,一会儿沉,一会儿轻,一会儿浮在水面,一会儿沉入溪底。哇!难道这石头还能智能调节密度吗?!这就是导演有意为之的什么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换句话说,这就是这部影片的设定。设定与现实矛盾没有关系,在影片内自洽就可以。比如这家富人就是这么单纯,这地下室没人提示就是特么的找不到。
扯远了,回到之前探讨的问题,在这部电影的设定下,这个bad end结局是必然的吗?
那是2月11日的晚餐时间,一个人步伐迟缓,目光呆滞的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由于该死的疫情,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出屋了。只见他机械地夹菜,吃菜,夹饭,吃饭,而嘴里却不停嘟囔着,“牛B,太牛B了。”他不是呆傻了,而是由于大脑在全速处理刚刚接受的信息。房间的门敞开着,可以看到他电脑的屏幕,屏幕上是被刀插入要害的朴社长。
没错,我当时的感受就是 be shocked,基泽为什么要杀朴社长呢?
我看了很多影评。主流解释的关键词是味 道 。电影中富人们反复提到,穷人一家有着异样的味道,这种味道不能通过更换洗衣液消除,因为那是长时间居住在潮湿地下室的味道。基泽是个重视尊严的人,他偷住别墅时被妻子叫作蟑螂,结果当场发飙。影片中还给到很多基泽闻自己衣服的镜头,可见他对富人的话语一直耿耿于怀。在多颂生日party上,基泽发现社长对自己的称呼由长辈变成了平辈,接着女儿惨被杀害。味道是压倒基泽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朴社长接车钥匙时捂住了口鼻,彻底激怒了重视尊严的他,这使他痛下杀手。
嗯,这个解释看上去很有道理,并且也符合主题。不过,看电影的我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问题就出在这个味道上。当老板捂住口鼻时,现场除了基泽,还有一个在别墅地下室住了四年的男子。我想,在地下室住了四年,还没有洗澡的设备,身上的味道一定很大吧。至少 比 所 谓 地 下 室 的 潮 湿 气 味 大 吧……这一个地方的误解,改变了我的整个理解。
基泽:我是基泽,现在是朴社长的司机。
朴社长:我是朴社长,人生赢家。
基泽:第一次见面时,朴社长在后排拿杯咖啡,却说没有在面试。有钱人,虚伪!(有些影评认为这体现了有钱人的虚伪)
朴社长:嗯,他平常聊天的时候开车都这么稳,司机技术ok。
基泽:我有次开车时问他,你还爱你老婆吗?
朴社长:诶,我和他很熟吗,上来就打听我老婆?
基泽:他还隔三差五说我身上有味道,还说像是地铁上的味道。哎,我们真的差的太远了,中间是难以跨越的阶层,我们之间不能相互理解,自闭了orz。
朴社长:家里这是什么味道呢?车里也是?好像不是我身上的。咦?司机怎么看上去不太高兴?
多颂的生日party之前。
基泽:“……是是是,毕竟您还爱您的老婆……”(昨天发生太多事情了,地下室那两口子怎么办啊,啊,对话就随便应付应付)
朴社长:“你做好你的工作就行。”(又说我老婆?上次给的暗示还不够。这厮情商太低,还得敲打敲打他)
基泽:“(没说话)”(你用平辈称呼我?你果然看不起我,哼,委屈记下了!)
基泽女儿被刺。
基泽:快来人救我女儿啊!没人救我女儿。社长还让我开车。看来财富面前,没有人性。绝望ing。
朴社长:我儿子,我儿子!!!我儿子的病晚15分钟可能会死!司机,快来开车啊!!!
基泽:发愣中。
朴社长:那你快把钥匙给我。
基泽:扔!
然后钥匙被地下室男子压倒在身下。
朴社长:靠!这人谁啊?味儿真大。
基泽:嗯?现在还捂鼻子歧视我?我刺~~~
朴社长:?????????????????????????????
于是,这就变成了一个自卑敏感的穷人误以为富人歧视自己,结果把他杀了还逃匿了的故事………
还有,根据影片设定,富人就是这么单纯,地下室就是找不到。你们两家开蛋糕店失败的穷人其实完全可以互帮互助,共同生存,相煎何太急啊?尤其是基泽的老婆,你自己在那里说富人是因为有钱才变得善良。自己却为了点钱,丧失人性,一脚踢死前管家,间接导致了鱼死网破的结局。而富人一家,给你们工资,态度也很温和,最大的黑点可能就是少给基宇一点家教费。你们却搞得人家家破人亡。哦,基宇的命还是人家小姑娘救的呢。
这给了我什么感受呢。
穷人穷?该。给富人打工,自己在那里瞎tm乱想。遇到利益,丧失人性。不团结,不交流,给个杆就只想往上爬,还顺便把给杆的人给绿了。阶级跨越,您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