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这为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者则是城市基层治理的“主力军”,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城市治理的水平和群众的幸福感。在新征程上,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其素质和能力,对于激发社区治理活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政治引领力,铸就“忠诚之魂”
社区工作者身处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其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组织推动社区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社区党总支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小院党课、交流研讨等活动,引导社区工作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政策法规教育,深化廉政教育,教育引导社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守纪律底线,做到廉洁奉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过硬的政治作风,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提升专业服务力,练就“过硬本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治理的深入推进,社区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对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专业化的履职能力素质。围绕社区工作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如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治理、应急处突、矛盾调解等方面的培训,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现场观摩、线上学习等方式,提升社区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同时,要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要求,加强社区工作者信息化技能培训,掌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社区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提升群众凝聚力,厚植“为民情怀”
社区工作的本质是服务群众,社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强服务居民群众意识,树牢为民服务理念,在情感上亲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主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用心用情用力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意识贯穿到社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通过党建引领小区自治,在小区内形成“党组织+楼栋长网格员+志愿者”的共建共驻治理新模式,打造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小区,引导更多的小区居民参与到小区治理中,也增近邻里和谐,实现集思广益治理小区的良好氛围,让党群关系靠得更近,为实现居民自治开辟新路径。通过建立社区协商议事机制,组织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让居民群众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新时代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社区工作者要积极响应号召,以提升政治引领力、专业服务力、群众凝聚力为着力点,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建设,在城市基层治理的舞台上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为建设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延平区梅山街道中和社区林芝灵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