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清清
01 妈妈,我重新拿回了“优”
“妈妈,我们考了三页语文的试卷。你看看我究竟是得了‘优’,还是‘良’呢?”
我刚下班回到家,正在自己房间做作业的咪咪高兴地拿着一本书冲向我,眼角都是笑。
“哦,那妈妈要好好看看哦。”这孩子,瞧这兴奋劲,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得了“优”啦。
但我还是很配合地装出很期待的样子,打开她的语文《黄冈小状元》。果不出所料,她“重新”拿回了三个“优”。
“优”代表全对,“良”代表有部分错题。
02 千万别着急
咪咪6岁10个月,今年9月上小学一年级。十月的一个周末,她做语文《黄冈小状元》,遇到不懂的题目拿过来问我。
回答完后,我随手翻了一下她的测试成绩。前面连续一直“优”,最近两次“良”。
我之前大致也猜测到她这一两周的情况不太妙,所以我对这两个“良”丝毫不觉得意外。
一年级语文一开始学的是认字,因为一直有断断续续坚持着陪伴她阅读的习惯,咪咪认字这关过得很轻松。
所以9月刚开始前几周,我几乎没有陪伴她做作业。我下班回到家时她已经做完作业并且收拾好了。
而且她很自信,也很懒,不想再拿作业出来让我检查了。
但是9月下旬开始学拼音,基本每天一课,潮水般涌来的拼音几乎将她淹没了。
老师每天晚上都布置朗读拼音的作业,她有时会读着读着,就问:“妈妈,这个怎么读?”
甚至有好几个晚上,她做作业都做到了晚上九点半。我当然知道她还分不清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但是,我觉得着急也没有用呀,在小孩学习这件事情上,父母的心态和方法很重要。
大学头一个月的痛苦时光历历在目。因为学校是侨校的关系,我们不用军训。
那段时光我记得,当别的同学处在一天比一天晒得更黑的挥汗如雨的身体疲惫中时,我则更多地感受到了来自心灵的疲惫和深深的无力感。
因为我是日语专业。那个月,也是一天一课,老师不断教日语五十音图的平假名和片假名。然后,第二天,挨个检查假名的读音,抽签到黑板默写假名。潮水般涌来的假名几乎将我淹没了。
我已经很努力了,无奈力不从心。
欣慰的是,痛苦的开始并不影响我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日语翻译人员。
每个人的记忆力不同,记忆方法不同,熟记知识点的所需时间当然也不尽相同。
所以,我告诉自己:别着急,相信孩子。
所以,我继续营造开心的家庭气氛,让她在开心的情绪中学习、玩耍、睡眠。
给孩子太大压力,反而欲速则不达,不是吗?
03 帮咪咪记忆拼音
9月底有一次和一个二年级妈妈聊天,她提到:“除了拼音学习班,我从来不建议家长给孩子报其他什么学习班。孩子学拼音的时候,如果之前没有一点基础,根据教学的进度走,不但孩子,家长也抓狂得要命。”
我也留意到10月中旬班群里有家长发拼音补习班的链接。大概意思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家长的反馈,10月下旬再开一班拼音强化班。
言下之意就是,目前学校已经教完拼音啦,谁家孩子还没掌握好的话,赶紧的赶上末班车啦。
我继续观察着咪咪的拼音学习情况。我发现,她还是分不清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而且,随着学习量的增多,混淆得更多了一些了。
但我知道,她会读,也会拼,只是量太大了她还不能很好消化、暂时分不清而已。
所以,我判断她不属于补习班的招生对象。我决定不花这个冤枉钱,我自己来。
那么,怎样才能帮她快速记忆呢?
根据儿童(六七岁至十二三岁)的记忆发展特点,我用了以下几招“大招”。
第一,组织策略--找规律。
组织策略是指,按所要记忆材料的内在联系,采用加以归类等方法进行识记的记忆策略。
比如,她混淆了ui和iu,ei和ie。我提示她找ai ei ui这三个复韵母的共通点。
她平时特别喜欢我陪她玩找“相同”、“不同”的游戏。所以不一会她就找出共同点是它们后面音节都是“i”。
我继续提示她,当她不知道ui和iu,ei和ie哪个是哪个的时候,找找谁的后面有“i”就知道区分啦。
第二,复诵策略--拼音通关游戏。
复诵策略是指,有意识地重复、诵读、诵习所要记住的信息的记忆策略。
咪咪找到易混淆的拼音不同点后,我先给点时间让她强化记忆,然后再陪她玩通关游戏。
我随机写10个左右的拼音,指给她读。她每读对一个,我就给她点一个大拇指,夸张地称赞她:“哇,咪咪你的记忆力真好,这么快就记住了。”
随着我的大拇指越点越多,她的自信心越来越大。一次通关游戏结束后,她还会缠着我继续给她设置新的通关游戏继续玩,这样实现了“有意识地重复”。
第三,系统化策略--拼音大复盘。
系统化策略是指,将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组成知识系统以帮助记忆的记忆策略。
同样是采用咪咪最喜欢的游戏方式。
我们一起用彩纸制作卡片,咪咪挨个在卡片上写上拼音,主要以她不熟悉的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为主。
然后,我们将所有的拼音卡片打乱顺序后随意摆放好,我指,她读。
因为咪咪刚制作完拼音卡片,所以她勉强记住了大部分拼音。当她混淆时,我就让她自己去找答案。我们不断重复这个过程2-3次,这也是“有意识地重复”。
不久,咪咪表示自己已经全部记住了,接着我们开始她当老师,我当学生的教学游戏。
我会故意问一下易混淆的拼音,比如yin和ying,an和ang,yun和ün,un和ün等,问她两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怎样记忆。
当刚好问到她很熟悉的拼音时,她很有自信地很开心地告诉我:“这位小朋友问的这个问题很好。其实呢,yin这个是前鼻音,ying呢,是后鼻音,发出的声音很接近,只是发音的部位不一样。你听我发一下,这两个音是不是不一样呢…”
当问到她其实也不是很熟悉的拼音时,她就会让我暂停游戏。她先去区分、记忆好后再重新开始游戏。
我们从上午9点开始拼音大复盘的游戏,快10点时,她已经熟悉到可以从打乱的拼音卡片中快速找出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并将它们按照课文的顺序排列起来背诵。
通过自己的记忆,最后能整理出来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意味着在她的脑海中已经实现了拼音的“系统化”。
“妈妈,我好厉害啊,我的记忆力真好呀。才一个小时,我就都记住啦。”
咪咪的自我感觉简直不能再好了。
第四,复诵策略--读拼音讲故事。
学语言哪有什么捷径啊,最佳途径就是多读多练。
虽然咪咪在游戏中开心地记住了拼音,但这只是短时记忆。为了让她尽快将拼音转变为长时记忆,我开始鼓励咪咪自己读《十万个为什么》的拼音版。
当她读错时,我就提示她,让她自己找正确答案。通过拼音读完一篇文章后,咪咪会尝试向我讲述刚读完的文章内容。
这时,我依然会用很夸张的语气,毫不吝啬赞美和鼓励:“咪咪,原来你可以靠自己读书了耶,好厉害哦。”
04 教孩子学会学习
根据发展心理学,童年期(六七岁至十二三岁)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学习。
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孩子学会学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怎样才能更好挑起这个“重担”呢?
个人认为,首先,对于要掌握的知识点,家长得知道自己的孩子哪里还不懂。
然后,家长得把控好自己的情绪。千万别着急,别成为那个“陪孩子写作业到了5年级,然后就心梗了,于是就做了两次支架”的妈妈。
最后,家长还得花点时间持续不断提升自己,花点脑筋提出各种富有创意的学习方法,花点精力和孩子一起践行这些方法。
愿所有家长都能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孩子学会学习,送给TA人生最好最重要的礼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