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悲观的性格是天生的吗?
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够遇到一些带有悲观气质的孩子。例如:
小明:妈妈,我这次考试只考了90分,其他同学都考了100分。
妈妈:孩子,没关系,你在努力点,下次也能考到100分的。
小明:开始隐隐哭泣,妈妈我做不到。
带有悲观气质的孩子往往习惯关注事物的负面,他们常常说:“我不行”、“我太笨了”、“我做不到”。其实决定一个孩子是乐观还是悲观,知名心理学家马丁·赛利格曼认为:关键在于孩子的思考模式。而这种思考模式的建立,可以通过父母从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来形成。
常见的错误引导有以下三种:
1、批评教育
很多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真的是口不择言。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父母张口就来:“你真是笨死了,你看人家谁谁谁,就你这样的,能考上大学算我没说,真是没用的东西。”
若孩子长遭受父母这种口不择言的指责,就会在心里自己给自己贴上“我不行”、“我很笨”的标签。(成年人可以自己去判断我是否真的无用,但是孩子还没有这种判断的能力,当大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说自己是个废物的时候,孩子会真的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再强调,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要允许孩子犯错,当孩子犯错了,父母不要一味的指责,而是去合理的引导孩子。试问:你从来不犯错吗?何况他/她还只是个孩子!
2、夸大结果
很多父母习惯于夸大事实。比如,孩子吃东西很快。父母就开始斥责:“吃这么快干嘛,万一事物呛到气管里,就要动手术把气管切开。”还有,孩子爬楼梯爬的快,父母就会:“慢点,万一从楼梯上摔下来就会把腿摔断”。
当父母反复这样跟孩子夸大结果,后期孩子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况,脑子里立马闪现出父母的“教诲”。从而限制了孩子的行为,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懦弱。
3、否定式教育
孩子想去跟比自己大点的小朋友玩,父母却说:“你太小了,他们会欺负你的。或者你太小了,跟他们玩不到一块的。” 孩子想学跳舞,父母说:“就你,长得那么胖,学什么学,肯定会被老师和同学笑话的。”
家长朋友们,如果您的孩子从头到尾都是听到的否定的话,他/她怎么可能是乐观的呢?
那父母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建立起乐观的性格呢?、
1、鼓励孩子再试一次。
2、引导孩子接纳最坏的情况。
3、帮助孩子拆解有难度的任务。
举例说明:
1、鼓励孩子再试一次
错误话术:“踩高跷太危险,不让你学你非得学,你看,摔倒了吧。算了,别学了。”
结果: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从此不敢挑战。
正确话术:“宝贝,踩高跷的确很危险,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来避免摔倒。来,让我们一起看下刚才是哪里出了问题”
结果:孩子内心的自信感油然而生。同时让孩子认识到,遇到困难首先不应该是退缩,而是去寻求解决办法,从而克服困难。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当孩子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父母不仅不能打击孩子,而且还要鼓励孩子,陪伴孩子一起去战胜困难。这样,才能给孩子带来强大的力量,让她有动力去尝试其他的事情。
2、引导孩子接纳最坏的情况
错误话术:”你把小红的玩具弄坏了,这下闯祸了吧。“
结果:孩子只会感觉到害怕和担心,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闯祸精。
正确话术:”宝贝,你把小红最爱的玩具弄坏了,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做错了事情就要道歉哦。如果她特别生气不肯原谅你,你可以选择一个小礼物送给她,等待她的原谅。“
结果:孩子首先得到妈妈的理解,然后懂的了承担责任,并积极想办法弥补自己的过错。
当孩子做错了事,父母首先要理解她,也可以让孩子尝试去设想最坏的情况。然后,思考这个最坏的情况是不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怎么做能避免出现最坏的情况。即使出现了,怎么去解决它。
3、帮孩子拆解有难度的任务
错误话术:”别人怎么能背下来,继续给我背,背不会就背睡觉了。“
结果:孩子害怕、焦虑不已,越紧张越记不住。
正确话术:”宝贝,还是没有背下来吗?那我们一起数一下一共有几段啊,咱们先背第一段试试看?“
结果:孩子按照分解方法尝试,信息百倍,很快就全部背下来了。
悲观的孩子都有畏难情绪,如果再加上父母的斥责,就会彻底失去原本就不多的信心。而成功的体验,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这时,父母可以把大任务拆分成可操作的小任务。当孩子面对小任务时,心里负担就会减轻,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所以说,孩子悲观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没有从小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
做父母不容易,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更不容易。
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