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问题,环境对一个人有多重要呢,是不是所有向日葵在习惯黑暗之后还能每次都朝向太阳?今天讲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一本小说,无欲的悲歌。
故事开始于一场葬礼,叙述者“我”立刻要义不容辞地撰写自己母亲那“简单而明了的”故事。在对这个女人命运的回忆中,她那受制于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生存轨迹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母亲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小农环境里,接受的是无欲望、秩序和忍受的道德教育,她最终依然无法逃脱社会角色和语言模式对自我生存的毁灭,于是自杀成为她无可选择的必然归宿。
节日时在教堂前集市上给人看相的女人从来只给男孩儿看手相占卜未来,反正对女人来说,所谓未来不过是个玩笑而已。——节选
而这个故事的背后,是一个更加沉重的故事,1971年底,汉德克的母亲玛丽亚•汉德克因为不堪病痛与生活的双重折磨而自杀。他以此为契机,以写作纪念母亲,同时也完成了他在写作上的一次改变。早年的汉德克离经叛道,偏重实验性的写作,以挑战传统为己任。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他将目光转向身边,在嘲笑传统之余,也将批评的矛头直接对准社会弊端,也正是这个时候,汉德克的文字开始备受争议。
虽然讲的是家庭往事,但汉德克却刻意站在远处,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似乎是在讲述与己无关的事。他一边在观察、在理解、在感受世界的变迁,同时也在回忆家族历史,质问非正义的战争与暴力、群体的冷漠与漠视是如何将一个天真的少女异化为满腹牢骚的家庭妇女。
在《无欲的悲歌》的结尾,母亲无奈地说,“我根本就不是人了”。这也是汉德克想要告诉我们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欲望变成“无欲”,当尊严被一再剥夺,活与不活、怎么活就成了人生最大的问题。一旦生命只剩下不能承受的重,人和动物又能有多大区别?小说里的一枝一节,一点一滴,那些环境,那些小事,正是这些构成了“母亲”的一生,整部故事压抑而不枯燥,前面我们说过,汉德克是一个批判传统嘲笑现实的作家,书中的遥远年代并非与我们无关,不消费、低生育率、老龄化、年轻人失去上进心,“低欲望社会”是不是也是一种无欲的悲歌呢,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坚持己见,则多方掣肘。总之,人世难居,但你应该明白,酸甜苦辣是生命的富有,赤橙黄绿是人生的斑斓,人总是要有些愿望要去实现,成长总是伴随这一大堆的不如意,但轻言放弃是不是有些可惜呢,希望你大哭一场后能挺起腰板,别把世界让给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人,命运如刀,就让我来领教。
这就是今天的故事,我是小星,来自新星书局,每晚我都在这里,等待与你在下一个故事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