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界”到“主动”:一个三年级男孩的英语入门之路

      2024年秋季开学,对即将升入三年级的大多数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挑战。新教材的启用,更是将难度推向了高峰——词汇量激增至原来的近两倍,句子数量与难度直线攀升。对于我们这些“城乡结合部”的三年级英语初学者而言,这几乎是一个令人措手不及的开局。

      最直观的冲击是教学节奏。外研社旧版教材用一周时间讲解问候语及其应答,新版教材却要求一节课完成。这对师生都是巨大的压力。还记得教授“have”这个单词时,许多学生发不好/v/音,我花了近半节课才帮全班纠正过来。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必须放慢脚步,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入门时间和耐心。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到了门道,甚至爱上了英语。两个班人数分别为67和68,期末时,一个班4人不及格,另一个班仅1人不及格(各有2-3人在60分边缘),两班平均分均达到了90分以上。看到大部分学生摸索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并燃起了对英语的兴趣,我深感欣慰。

        新学期开始,下册教材的难度继续稳步提升。一次检查作业时,班上一个男生再次未完成。多次提醒无效后,我带着些许怒气再次联系家长。联系母亲未果,转而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电话接通,我尽量平静地说:“是某某爸爸吗?孩子今天作业又没完成。联系妈妈没通,只好打扰您。孩子昨天是什么情况呢?” 他父亲略带歉意地回答:“他写了,但写得不好,我给他撕掉了!时间太晚,就没让他重写。老师,实在不好意思!” 听到这里,我的怒气瞬间消散,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原来是这样!之前还特意跟妈妈强调了作业问题。孩子在班里状态一直很‘临界’,非常容易下滑,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也不高,我看他数学倒挺棒。这说明英语还没入门,咱们真得抓点紧了!” 后续的沟通很顺利,家长非常配合,承诺会督促作业质量,并主动请教英语学习方法。我结合孩子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给出了具体建议。这次交流让我们达成了共识:家校合力,督促孩子尽快入门,步入学习的良性循环。

      从此,关于这个孩子单词和课文背诵、重点单词默写、课堂状态以及教学进度,我都会单独向家长反馈。仅仅一两周后,他开始主动帮我拿教学用具——我知道,他的积极性被点燃了!

        一天早上,我在另一个班看早读,发现他正在教室门口探头探脑,看到我又不好意思地笑笑。我问:“某某,今天这么早,找我有事吗?”他害羞地点点头。我招手:“过来吧,什么事?”他两只小手紧张地绞在一起,小声说:“老师...我能给您默写一下单词吗?” 我又惊又喜:“昨天的都会了?”他犹豫地点点头:“嗯...都会了,就是‘grape’(葡萄)总记不住。” 我鼓励道:“没关系,试试看,不会的我再教你。”

认真的男孩最可爱

        他默写得异常认真,那个卡壳的单词也在引导下慢慢写了出来。“哇——太棒了!全写对了!真用心啊!”几句真诚的表扬让他小脸微红。“今天我要在班里表扬你!回去再多练练,直到滚瓜烂熟,好吗?”他咧开嘴,开心地笑着点头跑开了。

        接下来的课堂上,我抓住机会表扬他的点滴进步。虽然他偶尔还会重复过去的错误,但次数越来越少。到了下册期末考试,他的成绩也从上学期期末的61分,涨到了80分,虽然不算顶尖,但进步巨大!真心期待他在四年级越来越好,愿他的英语学习之路越走越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