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以为,写小说乃至一切虚构的人物,名字是个很难的事情。这倒不是说没了名字文章就一定写不好,实际上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人物名字没什么关系。不过,好的人物名字可以带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名字可以反映这个人的出身、家庭背景、教育水平,在小说中可能还暗示了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名字构思最好的,最知名的,当属《红楼梦》,一提起大家就明白为何这样说。
主人公名字叫李二狗、李强、李永辉、李文清会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念。名字就像社会阶层一样,是历史积累,长久以来,具备鲜明时代背景的产物。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地区,名字风格特点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在虚构人物姓名的时候,我们往往对于不是处于自身背景条件下的人物名称产生困惑,脑海中能够蹦出来的名字总是生活中最常听到或者自己最常用的。搜肠刮肚,想出来的往往也是自己人生中遇到的,还记得名字的那群人,可能是你以前的同学,你的同事,你的亲属,或者微信里点赞之交的朋友。
久而久之,我习惯于在为一个人物命名时,多使用一些通俗的外号和称谓,比如说三爷、小四、狗哥、老毛、二程。其次,就是一些数字和字母的代称,像A君、二狗、Mr王之类。但是这些称呼在某些特定背景下还是不合适的。比如说,民国时期的资产阶层,低俗的称呼只适合下人,顶层的称官称爷,但是不能七八个人物都这么来,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借助一些历史资料了。简单的做法就是查民国的一些资料,里面总会出现一些已经被遗忘的不知名的小人物的名字。稍加修改,换个姓换个字,懒一点,索性就照着写了。
若是写自己生活背景下的故事,可能就简单些,一般是有原型的,想一想身边的朋友,誰的生活更相似,选一个稍加修改也就出来了。
我认为,过度追求名字的美感与忽略名字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取的。有些文章,人物名称用字母表示,是为了区分现实感,小说有时候需要给读者虚构的感觉。也有人把名字尽量贴合现实,让读者身临其境。这两者本身都没什么不对。不过,现实中,许多人犯了误区,好的名字可以增彩,但是一些小说人物名字却过于追求美感,脱离实际,反而将小说整体的背景带入读者陌生的情景下,增加理解的难度。与之相对的,部分作者对名字很随意,写的文笔很好,但是名字是个增彩的部分,明明是个可以增加文章深度的细节,弃之可惜。
写邻家女孩,用陈小艺这个名字,可能就比李婉茹听起来要质朴纯洁一些;写中国解放后三五十年,用胡八一、吴建国可能就比许志、汪鹏程要更符合史实;小说主题讽刺伪善的,反面人物叫刘为善,可能效果出奇;乡下进城青年叫陆晓东,城里的中产家庭子女叫刘冠然,可能比两者倒过来要好很多。
其实,全文中提到的大多数名字,现实中都存在,而且并不符合预期。比如,叫建国的,生活中的朋友多的是。李婉茹也是某个男孩子的邻家女孩。这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是有分层与滞后性的。六七十的爷爷辈,给孙子起名很正常;农村没读几年书的,孩子名字可能还是参照他身边认识的人起的,叫建国、爱民什么的也不足为奇;一些城里的知识分子,给孩子起名字,追求个新奇潮流,李安娜、余正思乾什么的也见怪不怪;还有一些接触新事物不满自身名字的,可能也去派出所改了名字,也就和背景没啥联系了。
但是,这个时代,叫X爱国的,肯定不如叫X鹏程的多。后者,怎么着全国也有上百万的人叫这个名号。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绝大部分东部地区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鹏程万里”是希冀,是口号,是每一个家庭的愿景。这就是名字所代表的时代背景,也就是小说人物名字的重要性的原因。
正是因为如此,写作每每会被人物名字困惑,尤其是涉及到人物稍微多一点的情节,三五个人还好,若是十几个人轮番出场,就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掌控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摆在台面上的,就是这十几个人的面具怎么挑,什么样名字最合适。
我写作时,身边还是习惯放一本小开本的中华字典,实在想不出来了就翻翻看,毕竟不能因噎废食。名字终究是小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执着,我放不开,不代表其他人放不开,也不代表大众读者一定就是我眼中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