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打造孩子们理想的课堂
听了王文蓉老师的课我收获颇丰,其实孩子们心目中的课堂是什么呢?老师要讲的既生动有趣,又能听得懂;精讲而不啰嗦,还要照顾的程度差的同学,这可怎么办呢?“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如何实施呢?我通过查阅资料,现将有关文章分享如下: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这种理念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提问--练习设计--作业批改--评价”等六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
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考虑做好两件事:
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各自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当然这种分层,最好只让学生本人知道,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保密);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进行分层的目的,不是置自己于“死地”,不是给自己难堪,而是帮自己选准“起跑线”,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教师实施好分层目标教学法。
2.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在为各个层次学生分别设计好适度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仔细考虑好课堂上如何对学生提问和板演等具体问题。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 层)的教学目标,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且难度不一样,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2.分层把握教学要求,力求人人学有所得。初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一是爱表现自己;二是爱听表扬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时时瞄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用课堂提问和板演练习等形式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采取因人提问、分层设题的办法进行。比如,让一些学习较差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识记性提问,多做一些难度较小的题目;让一些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阶梯性题目;让一些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多做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特别是中、差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差的不馁。
(三)提问分层。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对反映教材基本要求的基础型问题,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要好好回答;对反映教材一般要求的典型习题,要求中、高层次特别是中层次的学生要认真思考回答;对反映教材较高要求的灵活型习题,重点要求学习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去思考回答;当然也鼓励其他层次的学生量力而行去试一试。总之,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的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层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四)练习设计分层。
2、练习设计要因层制宜。设计语文练习,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切忌在教材所编习题中任点几题让学生“一锅煮”,而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练习的题目,是把教材的最基础的内容改造成探索性问题。重点考虑让C层学生能够接受,兼顾A、B层学生的查漏补缺和探索性诱导,同时对全体学生渗透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复习课则用第一层练习全面覆盖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让A、B层生夯实基础,让 C层学生查漏补缺),这一层练习题一般设计为客观题,大多数学生能够短时间完成并产生猜想。第二层学习是引导学生尝试的问题,属于“理解”和“掌握”层的基本练习,设计时则根据每堂课的内容按大纲要求,把应当涉及的基本知识变式成主观题,这些练习题要求反映普遍性,体现基本方法、步骤、规律和应用范围,必要时还要暴露学生通常可能产生的知识“盲点”,题量以B层学生能够完成为准。第三层的练习的目标是运用和变式训练,一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决定是否设置和所设练习题的难度,并且可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重点解决教材的前后联系、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为什么会想到这种办法、技巧,等等)、进行能力训练以及问题的规律性探索;经过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更多的时间逐步提高后,再由易到难地、逐步的增加这种题目,使学生逐步达到A、B层次。
(五)批改分层。
3、.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是不能只满足于打“√”、打“×”,或给个分,还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就应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相信他们会很快改正。使他们能倍感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不能只忙于作业的全批全批,关键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教师的作业批改记录,主要包括好的典型、错误实例、特殊思路,具体姓名等;发现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
(六)考核评估分层激励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内容、方法的单一上,同样也表现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上。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试卷评价着各不相同的学生。我在班里的语文学科考核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在进行考核时,我将考核分为单元关检测和阶段性检测。并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每份题都包括放缓题、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四大类:放缓题面向学困生,仅供C层次的学生完成;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面向中等生,C层次学生选做,A层次和B层次必做;拓展题面向优生,B层次学生选做,A层次学生必做。考核后,对已达标学生提出“巩固性”或“拓展性”的目标;对未达标学生,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进行“矫正帮助”。允许他们参加第二次考试,让学生在考核评价上尽可能的获得自我满足。
五、作文与课外阅读制订分层目
写作文往往是大部分同学发愁的,在写作过程中,我认真分析每一个同学的写作水平,把每一次作文的要求设定为A、B、C三级目标,供学生自由选择,如记叙性的文章,可将语言目标设计为:A 叙述要言之成句,在记叙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议论和抒情。B 既要言之成句,又要言之成理,条理清楚。C 言之成句,无错别字。学生只要达到所选的目标,就是成功的作文,就给以表扬肯定,对完成目标较好者,鼓励提高目标。这样,又使学生在作文上找到了兴奋点,增强了信心,我再适度调整各级目标难度,使学生的作文也始终处在上台阶的过程中,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课外阅读和读书笔记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特别是作文成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农村中学各方面的条件较差,学校图书不足,学生家庭中的图书更是了了无几,严重制约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这是不是农村学生作文内容空乏,作文水平与县城中学相差很大的原因呢?对此,我利用学校图书室有限的图书,以教育部规定的必读书目为基础,适当扩大范围,选定部分图书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并将材料按内容的繁简难易分为A、B、C三个层次,我详细分析学生情况,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读书笔记同样制定三级目标,如:A 摘抄,写心得,写读后感。B 摘抄,写读后感。C 摘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自己的目标,因为有了教材分层和作文分层的基础,阅读分层的实施比较顺利,几年来,我所带的学生平均阅读量都在200万字以上,读书笔记量均在5万字以上,90%的学生能在摘抄字、词、句、段的基础上,写出较好的读书心得或读后感,有效的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六、“课外活动”,也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学生的课外活动,不是针对语文一科而言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多接触语文,使课外活动既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又不单纯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主要应注意好两点:
(一)要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着力点。对语文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尽可能通过课外活动,鼓励并促使其形成语文特长;对中、差层次尤其是较差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应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与爱好。
(二)要分层抓好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把课外活动搞成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延续与重复,以致全部用来补课、做作业。课外活动一定要突出学生是主体,要灵活多样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参加不同类型的语文兴趣小组,在较高要求的语文兴趣小组中,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向语文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以促其尽快形成语文特长;在较低要求的语文兴趣小组中,教师应多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在心理素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常犯错误等方面实施面对面的辅导。通过帮助他们打牢语文基础和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以调动和保持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利用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教学实践活动“搜集家乡变化的资料”时,我提出了三个要求:1、通过观察、上网、跑图书馆、查阅报刊等方法搜集资料,了解具体得数字。2、采访父母或有关人员,了解过去的情况。3、对观察调查搜集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进行选择和整理,并做小结记录。上述三题。分别由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秀生做。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使课外活动真正体现出“活”和“动”,能有效地促进课堂分层目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学习辅导分层实施。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其目的是查缺补漏,同时更要做好对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帮助工作。
因此,我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后进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对后进生耐心辅导,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体会到付出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恢复自信心,以“我也能行”逐步克服潜意识中“失败者”的形象,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逐步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学习自觉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中等生的辅导,我注意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等生我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融会贯通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各类学生我均注意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书法家”、“小作家”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这样激励了每一个学生不断认真学习,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了希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为广大同学提高了更好的机遇,更好的机会,当然我也知道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肯定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还是相信“分层教学” 与素质教育是不相悖的。正如有位校长曾经比喻说:“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食堂,知识如同食物。每个学生都在这里‘进餐’,但有的吃不饱,有的则吃不了。分层教学犹如把这个食堂的食物分成几层,让学生各得其所。”只要教学的评价机制也能同步发展,相信前方将会是阳光灿烂!
原文《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者:程启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