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片工业区大概一年了,这一年里接触的人群类型,于我是全新的。
有相当数量的人,十几岁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逐梦讨生活。文凭不高,就进了工厂。岁岁年年,十年十几年就过去了。年近三十,甚或三十大几,没房没家还没什么钱。也有的中间做过小老板,或惨淡经营,或又关门去打工。
工厂里有难吃但便宜的食堂,有条件较差但免费的宿舍。工资不高,但一个人的生活也足够了,一般额外的娱乐就是吸个烟、下个小馆子。大多来自农村,家里提供不了什么助力。
在这蓬勃发展的城市,就是有这样的一大群人,十年如一日的没什么发展。为什么?我一直在观察思考,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发展?问题出在哪儿?
是城市发展路径对他们尤其的不友好吗?直接否定了这个疑问,城市是大家的城市,同样出身的人,也有很多逐梦的实现了梦想。有的哪怕在一线扎不下根,起码赚到了在老家可以有安排的条件。
带着疑问观察,后来我发现了共性,就一个字:懒。内在的懒。表面看起来,一天工作至少十个小时,十二个小时也平常。多么勤奋辛苦啊。但是我在这个人群里感觉不到主观能动性。上班是为生存,状态是机械的随波逐流。懒得主动学习,懒得主动思考,懒得主动多干点。
就是去开了小店,貌似创业了,其内在原因是工厂工作辛苦无聊,想换个工作方式。这样的原因下,往往生意惨淡。因为就不是以一个经营者的角度开始的。又好面子,又不主动,还懒得琢磨,懒得下苦力。凭什么钱就刮进你家大门了?
因为懒,所以萎靡机械,应该做的事发现不了,也没勇气去做;因为懒,一天天马虎苟且,不该做的事拿不出勇气决定不做;因为懒,对待事情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偷安取巧,逐渐荒废。
一年年,懒而不自知,不松不紧地拖下去,结果是弄得体力俱疲又事无所成。也想过上富裕生活,也想成家安居乐业,甚至偶有焦虑到寝食难安。但就是懒病难治?就是怕锤炼痛了自己,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