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提问,你用过《642件可写的事——停不下来的创意冒险》这本创意书寻找灵感、题目进行写作过吗?
我的回答是:没有!
是的,这本放在书架许久的书,我今天才拆塑封,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发现,当你确实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时,翻看这本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比如说,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的标题和主题。在简书上写作,想做到每天日更都很容易,如流水账一般将琐碎的生活记录下来,洋洋洒洒100字很容易就出来了。但是,如果想写得更丰富些,更有内容些,更有特点和主题,就需要持续不断的给自己输入信息,学习了解不同的内容,然后再通过文字创作出来。
这样谋划的时候,除去上班的时间,每日就会变得很紧凑,需要阅读、整理资料然后写作,在简书日更的这20天里,基本上每天都会在晚上10点多以后打开电脑开始写文章,速度快也熬了许多夜。这些文章经常写完就发布更新了,未曾回读,未曾用更加书面、文雅、优美的语言去打磨,再去梳理相应的逻辑。所以看到我现在简书上的文章时,经常是脑子里、嘴里想说什么,文字大概就是什么,少有雕琢的痕迹,通俗来讲就是大白话、“流水账”、自说自话。
而开头提到的《642件可写的事——停不下来的创意冒险》,则是为了给自己在不想写生活琐碎想写阅读方面的内容时的一个选题方向。出现的刚刚好,因为它确实充满了创意无限。
随手一翻,比如在第76-77页,就有三个题目供你选择,如“以这个句子开篇写一个故事: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完成上一则提示的写作后,接着写这个:她在骗人,这才是她梦寐以求的。”“选一篇没读过的短故事,读前面的三分之二,然后停下来,续写结尾。”
第124-125页,选题创意有“描述你的母亲。”“你绝不会采用的5种小说思路。”“描述昨夜的梦境。”“你是一位律师,在处理离婚案,唯一有争议的是小狗监护权。替你的客户争取它。”“1864年,你住在亚特兰大,城市陷入火海,你会做什么?(亚特兰大城在南北战争期间被烧毁——编者注)”
因为这些创意的作者是一群住在美国旧金山的专业作家所组成,所以642件事儿里也有了很多关于美国本土城市、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创意冒险。这些创意征集均是35位作家在一天内创作想出来的。
如果做一个文章主题创意征集,你想写哪些呢?可以像这本书一样,先头脑风暴,列一下吗?
我想我一定要书写的是我的家族,虽然现在较少用“族”的观念讲事情,但从中国的家族文化传承上来讲,这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必然会带的底色。只是,这份书写将是一个长篇大论,没办法在我的每日一更中,短短的一小时内去完成,所以这个计划一直在被搁置。因为这里面包括了家人、家庭生活环境等。
另外,还想书写一些地方文化。因为工作的原因,对深圳地区一些地区的本土文化有了更多文字资料上的接触,还有一些人物经历上的访谈,但囿于成果原因,这些都变成了很多非常正式的文字,可能这种文字也更方便得以记录。
此外,还想写一些读书笔记,特别是书评。大学时间里,我觉得写得最多的就是读书笔记,但是也没辨好坏,基本上写完就过了,也没想着再打磨发出去投稿。我想我真是一个不会把文字变成钱的人了。总是写着就过去了,同时也知道写好一篇真正的专业书评,是非常的困难。如果只是读后感、读书笔记,那么可以谈感受、可以谈体会、谈文摘、谈句子,如果是书评,那么还要再加上自己的观点、议论,这就涵盖了许多对于本书话题里的各种主题研究的来龙去脉。看这些,我是很喜欢的,有些也挺享受。
而这些个主题,跟642件可写的事儿,这些需要通过自己的想象、构思创造出来的故事,又有些区别。一为非虚构写实,一为虚构幻想,两条不完全一样的路径和方向,每个人的掌控能力又是不一样,但应该都能提升自己的表述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前者更需要对基础事实、知识面的掌握,后者更需要很多对生活细节、情绪心理变化的观察和体会。
所以说,在我们的最后,仍然需要张开我们的五感,用心用眼用耳用口用鼻用手脚去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