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拿什么拯救买买买引发的失控多巴胺?

闲时去舅舅家窜门聊天,一进家门就被干净明亮的磁场所吸引。并非提前预约拜访,偶然的做客便见到了如此整洁敞亮的家居环境。

房子不大,但在他们的家里,地板永远是一尘不染,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收拾妥当,鞋柜里整整齐齐的鞋尖朝外,无不透露着一个主人对于生活的精致态度。

然而,从留学开始一直租房子的我,对于房屋,却有着难言的感情。遇到过很多家庭,有的家庭油烟满墙,脱落的墙壁;有的家庭虽然宽敞,却塞满了旧物;也有的家庭简单温馨,有个爱干净的妻子和愿意分担家务的丈夫,两个人认真收拾的模样让人看了心里倍感滋养。

嗯,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啊。

打扫其实是一个反复又持续的过程,这中间,包括删选、整理、除尘、清洁。想象着一个周末午后,来一次大汗淋漓的保洁大扫除,每个毛孔流淌下来的都是舒畅的汗水。亲身实践的整理术和搞卫生让人不再懒惰,让人打起精神,让人思考井井有条的哲理。

临国另一位深度实践这一心灵哲学的山下英子,在修行瑜伽中,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创作《断舍离》。随后致力于提倡以这种信念为基础的,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亲身实践的整理术,先通过日常物品环境为切入口,改变意识,脱离对物的执念,过上心灵自由舒服的生活。

“断”

即为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停止负面的思考;“断”的能力在于观察,当你意识到负面情绪的产生的时候,就已是个好的开始,不把自己困在自己编织的牢笼里,

“舍”

即为舍弃多余的废品,没有勇气割舍已有的杂物,就不会腾出空间接纳更好更适合自己的东西,顺从自己的内心也需要强大的决心和毅力;

“离”

即为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放手“多就是好”的念头,并不是不断囤积物品,不断积累欲望就会幸福。

曾在网上看到过一条有趣的建议:三个月内没有用过的东西,就该扔掉了。也许说的过于绝对化了,但还是有它的道理。从吃的、穿的、用的、看的,生活里,工作中,休闲时,我们使用物品的目的就是为了便利生活,取悦自己,这才是“物尽其用”。

如今每次回家给奶奶打扫卫生,都会和老人强调一点如果一件东西你长期用不着,也不是不喜欢,但是就是囤积着感觉安心,那些其实也是种负担和累赘。我们总在设想未来可能会用到,亦或是扔掉太可惜,勉强找机会用上一次两次,并不能最大化的发挥它的作用。渐渐地,我便叫她“为物所累”。

要成为生活的主人,要学会挑选然后删选。过多的选择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女孩子的购物车里塞满了要买买买的心爱小物,也不管是否用得到;朋友圈里一不留神人数过千,也不管是否是用心交往;心情烦闷的时候也不知道如何排遣,并不觉是内心负累过重。

轻装上阵才减少很多心理负重,腾出空间留给性价比最高最优的物品,在整理清洁的时候,心也随着房间一样变得开阔,明净起来。

那么,请你好好问问自己,有多少时间没有真正整理过房间,卧室到客厅;有多少时间没有真正整理过社交圈,点赞之交到所谓朋友;有多少时间没有整理过自己的内心,只言片语到内心独白。

以上,即取决于我们的观察和与自己的思想相处的能力,也是决定内心真正幸福的指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你可以先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1.你是一个念旧的人吗? 2.你会因为不舍得扔掉东西而囤积物品吗?...
    惜她阅读 15,927评论 1 101
  • 总字数:16000字 关于断舍离: 1、主角是自己。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物品,到底是需要还是不需要。 2、感恩的心...
    婷子阅读 10,542评论 2 50
  • 一年到头,是继续“恋旧”还是“断舍离”,今天就来做个决定吧。 人类面临有三个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
    菲乐阅读 9,341评论 4 28
  • 通常情况下,面对任何一件事物,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判断。 “对的”、“错的”、“有利的”、“有害的”、“同意”、“不...
    曾路阅读 1,846评论 0 0
  • 2016年3月27号上午在郑州开跑的郑开马拉松是媳妇儿陪我跑的第二个马拉松,感谢她的陪伴,每一次都是默默的付出着时...
    正齐读道阅读 3,61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