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11月22号,中午一点多,收到了冰冰的一条微信,问我愿不愿意参加终极营,那个时候,我有些犹豫,或者说不太想参加。
原因是之前参加的主题营,对自己感觉有些失望,每次都是感觉很匆忙,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还有一点是到年底了,事情有些多,想想自己的时间是不是该分出去一些参加终极营呢?
总之那个时候,老纠结了。后来参加是因为群里老铁的热情,又听了千聊中猫叔的分享,思量过后,决定报名,给18年画个完整的句号。同时也看看自己能不能突破一些,当然啦,猫叔的5场分享也让我动心。
现在终极营已经结束了,对我来说,跟以前主题营最不一样的是,我事先设定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所以这次结束后,没啥遗憾。
很感谢开营前,管理组策划的“洪系套餐”和“佛系套餐”,因为这让我感觉很好。
记得以前参加主题营,虽说管理组一直在呼吁中午十二点前打完卡。可我呢,总是有一次没一次的,搞的自己有时候很混乱。这次虽说在选完“洪系套餐”打卡的第一天就失败了,晚上10:20打的卡,事后想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把中午12点前,打完卡这件事当真,还是以前的老样子。所以当天晚上就进行了一次自我反问。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余下的9天里,一定履行“洪系”誓言。
这时候感觉,像是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脑袋里回荡,让自己遵守自己定下的决定。后面的9天,我也是没有辜负自己,如约做到了,这是这次主题营,我挑战自己的一个点。
参加过好几期主题营,定时如约打卡的,我记忆深刻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共读营时遇到的夏天老铁,还有是本次终极营遇到的五月轻风老铁,他们俩都是雷打不动,8点前完成打卡。 这两位都让我很是敬佩。很感谢能遇到她们。
这次还有一点是,我发现了自己写东西时的秘密,每次听分享,听完后,绝大多数我不知道自己该写些啥,因为多数情况下,我没有那种深刻的感悟,所以感觉无法下笔,可一旦我写完第一句后,就会有第一段,然后各种感受就突然冒出,剩下的就自然成了。所以前几天我还在感慨,动笔前,一点都不知道写完后是什么样子。现在想来,也许我太依靠灵感了,这可能不太好。
猫叔一直都强调,让我们一定要掌握写作这项技能,其实写东西对我来说,是一种发泄和释放,在发泄和释放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完了会感觉浑身舒畅,各种心绪烦闷焦虑等都没了。这对我来说挺好的。这次的终极营也是对自己的一次重新梳理和认知发现。
在有就是在这段时间,我一直感觉自己静不下来,比较烦躁,我知道原因所在,那是近一年来对自己的不满,累加到现在的焦虑抑郁之感。怎么解决?我也问过自己,得到的答案是没什么可惜的,既然做的很郁闷,那就放掉过往的一切,重新开始吧。这是上个月末做出的决定,此时此刻想起来,我依旧是如此满意这个决定,看来是真的了,我已经完全接受了当初的那个选择,不在有幻想和侥幸心理了。
2018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沉淀和磨练之年,沉淀的是对人性的感悟和觉察,磨练的是自己的内心,虽然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抑郁和自我对抗的状态中,但是越来越能够平复自己的情绪了。对我来说,我看到了断舍离对我的重要性,虽然我只用了一点点。我重新认识了很多人,我爷爷,我爸爸,我叔叔……拿我爷爷来说,以前我对他是有些恨他的,现在我对我爷爷是满满的感激和理解。我深刻的感受到,不要怕事情来,尤其是坏事情,最能让人成长,也最能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和感受。
我喜欢一个前辈曾说的一句话:我喜欢意外,因为意外中往往带着惊喜。冲突虽然是矛盾,但却蕴含改变的契机。
对我来说确实如此,我在这自我对抗的一年中,我开始学着觉察,让我越发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问题的根源所在,开始接受自己,允许自己,慢慢的学着全然的打开,全然的放下和全然的接纳。
所以我很幸运,也很感谢老铁们的陪伴,在匍匐成长的一年中,对我来说,社群打开了我的见识,开阔了我的思路,老铁们的坚持一直在激励着我,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凡真实的,必会相遇;凡相遇的,必定相似;凡相似的,必能理解”。
我想说的话也基本上都说完了,下面是听完终极营10场分享后的践行计划(都是认真的,都是要负责任的):
1,写感恩日记(每日一条)。
2,练习用一分钟时间讲好一个故事。
3,从知识,工具,效果库,问题库四个方面进行自己的价值积累。
4,读书不再求量,反复读,践行为第一。
5,开始记录时间,寻找被浪费掉的,并进行优化。
6,开始进行每日复盘。
最后奉上白居易的一首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复明。
来日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