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可能成为伤害孩子最深的人。
如何做,才能让孩子走出抑郁的困境,重新回到成长的正轨,平稳度过青春期呢?
1、父母要保持情绪平和,让孩子远离窒息的教育氛围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和分数看得太重,好像一两次成绩不理想,孩子就升学无望,人生也彻底废了。
在这种压抑、焦虑的环境中,孩子感受到的只有窒息和沉重,哪里还能对学习保持探索的热情,进取的动力?
如果父母能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的想法,客观辅助孩子分析当下的厌学情绪,考试失利的原因等。
那么,孩子也能从父母的支持和理解中,沉静下来,专注于思考学习上的薄弱点,制定下一步的改进规划。
不管什么时候,接纳、肯定,都比命令、要求,更能让孩子保持热情。
用平和的情绪,为孩子在家中搭建一个放松的安全岛,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怕犯错,勇于探索。
2、修复亲子关系,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成绩不好也一样值得被爱
渴望孩子优秀,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绩,是每位家长的心愿。
虽然长远来看,父母的期望是为了孩子好,可在当下,这种期望值常常会让孩子感受不到“被爱”,或者“有条件的被爱”。
在不断学习、反思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女儿说的一句话:“妈妈只有在我考好时,笑得最真心,只有那个时候才爱我。”
比起学习,其实更孩子健康、快乐更重要
把孩子所需的关爱、信任、成就感,重新还给她。
如果孩子突然变得厌学、逆反,出现种种“问题行为”,先不要急着打骂,而是应该冷静下来,重视这个信号,借机反思自己的教育。
当你真正学会理解、肯定、尊重孩子之后,你就会发现你孩子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