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自己,活出最真实的自己,这是我们现代人对自己一个比较高的期望,虽然我们自己可能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高的期望。
我常常都困惑于,为什么最了解我的人不是我自己,甚至我最了解的也不是我自己。
这种灯下黑在进化心理学家看来,根本就是太正常的现象。
2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生存是人的第一,那么生存又是为了什么?
生存过后是繁衍,那繁衍完了呢,我们大部分人生完孩子才二十来岁,剩下的这些时光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又该为了什么而生活呢?
3
这个问题在进化中不被考虑,因为人活着从来不是为了意义。
一个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天赋的,是刻在骨子里,是基因给的,一部分是后天形成的,是环境,是我们自身的行为带给我们的。
意义属于后者的范围。
拿人家手短的这个谚语,不仅仅适用在社会生活中,它也适用于进化。
基因给了我们天赋,那么我们就得听基因的,它刻在我们心里的先天潜意识,是为了完成它的目标,让它无限的传播下去,而我们自己这短暂的一生中的意义,不在它的考虑范围内。
所以想要了解自己,本身,就是一种非分之想。
4
我们常常对某件事情发出感慨,而我们也经常把这种感慨当成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感慨,我们甚至会说——你伤害了我们的感情。
但如果我们总是发出感慨,而不去追究我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就会失去所有的,了解我们自己的机会,能够触动我们的,它触动的是我们深层次的自我。
5
“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公民多数能忍耐他所认为的不公平,因为他对法治的信心足够强,不会因一两件事而失去。”
上面的话是我今天画出来的金句,因为它触动了我。
但它为什么会触动我?
我仔细思索后,觉得有可能是我最近看了很多有关私刑的电影,比如我是杀人犯,看见恶魔,虎胆追凶,挪威722惨案。
我一直在思考有关人对于法治的态度,由此这句话才会触动我这颗自由主义的心。
这时我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考链条,而本来这个链条如果不去想的话,是不存在的,甚至我不去想的话,它也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认知中,我永远不知道原来我自己对法治和人的关系是那个态度。
6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大的贡献是潜意识的理论。
他说人的意识像冰山,露在海面上的只是小小的一部分,而我们庞大的潜意识是深深藏在海平面之下的。
想把潜意识全部都了解个透彻,肯定不是我们能够做到的,而且也没有必要做到,我们要了解的就是冰山的组成是什么?冰山的形状是什么?从潜意识通往意识的那条道路又是什么?
我们应该在自己脑中画一个属于冰山的地图,越详细,就越了解自己。
7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想知道的这些呢,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是因人而异的,但是我们又必须得知道,人之所以是一个群一个类别,就是因为在底层的机制上,他们是相通甚至相同的。
在beyond feeling这本书里说,人会受到时间,地点,环境,文化,心理学,以及别人的思想,这些因素的制约。
如果我们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那么我们一定会自相矛盾,甚至受人控制,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反思自己,有觉知的指导自己,现在在思考的这个框架是谁给的?是不是经过验证的?那么我们就离理智和独立思考,更近了一步。
8
从感慨到逻辑中间有遁去的链条,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找出来。
潜意识能够控制我们,用的也是这个遁去的链条。
既然是冰山浮沉在信息的大海上,有些暗流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这是别人想要控制我们而发来的涌动,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住自己的舵,驾驶自己这座冰山,按照我们的意思跟这个涌动进行对抗。
9
必须再说一句,写作是最有效的,寻找链条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