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八年级的时候,在四班上课我时常挂着微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他们班,我变得不愿意展露笑颜。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整日忙的喘不过气,所以忘记了微笑,也可能觉得孩子们欺软怕硬,怕他们看到我的笑而忘乎所以,所以,我不愿意微笑,渐渐的就成了习惯。看了很多教育故事,知道微笑很重要,但由于习惯的原因,也不愿改变。
彼此都很累,很痛苦,我想,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有时,我反思:我是否尝试并努力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我是否真的了解他们内心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是的,我们可能总是用自己过于功利的眼光看孩子,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常常忽视或无视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对待孩子,往往采用干涉、指责的方式,并且认为这是关心、帮助他们,由此带来的后果,不仅会影响孩子当下的发展,也许还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但教育不是从外部强加给孩子的,它是每位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没有孩子的主动投入和积极参与,所有的要求无疑都是难以奏效的。所以,对厌学的学生,要大张旗鼓表扬其闪光点,逐渐提高其学习兴趣。
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但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持理性,家长谈话时语气温和,笑容可掬。为人师者,不应该以爱为借口,以教育为理由,义正词严的伤害孩子和家长的心。这事情让我们多么恼火,都应该退一步,静一静,想一想。要和家长做朋友向家长夸奖孩子,经常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最优秀的表现。
教育可以以静制动,教育可以润物无声,教育可以言传身教,凡事“欲速则不达”。还孩子快乐的童年,还教育美丽的空间,赋予教师“爱”的意蕴,让学校成为生命的乐园!
在令人无法喘息的环境中,学生极易产生消极情绪,地狱能否变成天堂,或许就在老师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