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教材开篇就让学生动手实践“画出并观察、分析几个底数不同的指数函数的图像。归纳出一般的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接着通过观察图像列表抽象概况出底数0<a<1和a>1的性质。人教版教材这这里的处理就细腻的多,详细的研究了底数为2的指数函数,通过列表、描点画出y=2x的图像,接着通过探究一、画出y=的图像,并与y=2x的图像比较,它们有什么关系?能否利用函数y=2x的图像画出y=的图像?探究的结果,教材上也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因为y==2-x,点(x,y)与点(-x,y)关于y轴对称,所以函数y=2x图像上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p1(-x,y)都在函数y=的图像上,反之亦然。由此可知,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指数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根据这种对称性,就可以利用一个函数的图像,画出另一个函数的图像,比如利用函数y=2x的图像,画出y=的图像。通过探究二得到底数为a,0<a<1和a>1的图像和性质:选取底数a(a>0,且a≠1)的若干个不同的值,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相应的指数函数的图像。观察这些图像的位置、公共点和变化趋势,它们有哪些共性?由此你能概括出指数函数y=ax(a>0,且a≠1)的值域和性质吗?选取底数a的若干值,用信息技术画图,发现指数函数的y=ax图像按底数a的取值,可分为0<a<1和a>1两种类型。因此,指数函数的性质也可以分为0<a<1和a>1两种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观察图像,列表给出了指数函数的性质。和
两本教材的第一个例题都是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大小。北师大版教材共三个例题,例2是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第3个例题研究了y=2x和y=的图像与性质.人教版教材共两个例题。第2个例题研究了城市人口成指数增长时(1)根据图像,估计该城市人口每翻一番所需的时间(倍增期);(2)该城市人口从80万人开始,经过20年会增长到多少万人?
人教版教材在设置时处处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本小节的使用主要有两个方面(1)计算函数y=2x的自变量取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并列表,然后将所得有序实数对描点并画出函数的图像。同理,利用信息技术作出函数y=的图像。(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a取任意值时函数y=2x的大量图像。可以设置a的取值,然后通过控制a的连续变化展示对应函数图像的分布情况;也可以逐个地取a的值,然后分别作出对应函数的图像。其次,人教版教材充分关注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处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彰显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