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诗意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家喻户晓,它和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被称为三首最广为流传的唐诗。
这首《静夜思》有两个版本,前面说的是一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区别只有两个字,第一句的“明”改为“看”,第三句的“明”改为“山”。
我们熟悉的版本出自于《唐诗三百首》,这本诗集是清代人蘅塘退士编撰的,而另一个版本出自于《李太白文集》和《乐府诗集》,这两本诗集都是宋代人编撰的。从年代上来讲,宋代距离唐代时间更近,那么所产生的误差肯定是更小。
从李白的个人经历来讲,“山月”比“明月”更符合实际情况。李白出蜀时写过两首诗,《峨眉山月歌》和《渡荆门送别》,这里面都直接或间接提到了山月,那么他现在写《静夜思》,肯定是看到山月,对家乡的思念更重一些。在同一时间他写了一首《秋夕旅怀》,这首诗也是写思乡的,里面就写到“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他的家乡都是山,那么他看到连绵高山和当空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用山月更能凸显思乡的主题。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所读的《静夜思》肯定是被修改过的,虽然它更加朗朗上口,但绝对不是李白的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