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日阴,近日几天都阴。今天是9·18,特殊的日子,阴沉的天气,似乎在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铭记国耻!
近期,欣闻“第二届2025(9月)青春国际诗会,中国-一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关中及北京举办。
我查了一下,国际青春诗会目前并非每年举办。
国际青春诗会是在中国作协《诗刊》杂志“青春诗会”的基础上升级而来的。2024年,首届国际青春诗会一一金砖国家专场在杭州和北京两地举办。
诗歌属语言文学顶级精练艺术,同哲学,科技一样,代表国家精神及软实力。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诗人的出现,写作及繁荣,我怎不为之欣喜呢?
我近年没关注“诗刊”,青年诗人不太知道,深感遗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买过《诗刊》,读诗,狂热抄诗,知道当时很多诗人,他们一度成为我的精神偶像。
现在经济飞速,生活工作节奏快,网文,各种碎片信息多,关注诗歌人少了,更别说狂热。
但我仍爱诗,有时看书累了,会翻翻旧时诗抄,必竟留有青春的记忆。
当然也希望现在年轻人爱诗读诗。无论写不写作,它能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内在精神,让人有活力,有激情。
年轻人有活力了,有激情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想这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