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鹿鸣之什‧鹿鸣
毛诗序
《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鹿鸣》,三章,章八句。
注解
呦呦:鹿鸣声。
苹:按鲁诗说,为艾蒿。毛诗认为是水中之苹,郑玄、孔颖达认为毛诗是错的。
将:按《康熙字典》引《增韵》:赉也,即赠送。
承筐是将:按周振甫译注,指“送客币帛盛满筐”
好我:好第四声,爱好我。
示我周行:周行毛诗解作“至道”。郑玄将周字解释为忠信。但按齐诗,周是国家名。王先谦解作:“示我周邦应行之善道”。
蒿:青蒿。
德音:王先谦解作“先王道德之教”,周振甫解作“宾客的盛名昭昭”。
孔昭:十分清楚明白,孔,即甚、非常。昭,明、清楚。
视:通示
恌:通佻,《说文》佻,偷也。即苟且。周振甫解作“轻佻”。
是则是效:按郑玄,此处指效仿孔昭之德音。
式:按《康熙字典》,是一种发语辞。无意义。如式微中的式一样。
燕:宴会。
敖:游玩。
芩:黄芩。
湛:郑玄解作“乐之久”,即欢乐长久。
旨:美也。美好的。旨酒:美酒。
《雅》
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
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
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
《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
《小雅》为宴请宾客之音乐。
《大雅》则是国君接受臣下朝拜,陈述劝戒的音乐。
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间诗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雅”在此可以指贵族官吏诗歌。
精讲
《小雅·鹿鸣》是《诗经·小雅》的首篇,是一首宴饮诗。
此诗主题,历来有争论,大致有美诗和刺诗两种意见。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呦(yōu)呦:鹿的叫声。
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浙江宁波人,祖籍江苏无锡,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这些抗疟药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亚洲南部、非洲和南美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的人改善了健康状况,被认为是20世纪热带医学的显著突破。
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故朱熹《诗集传》认为,君臣之间限于一定的礼数,等级森严,形成思想上的隔阂。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而以鹿鸣起兴,则一开始便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
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它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音乐伴奏声中。《诗集传》云:“瑟笙,燕礼所用之乐也。”按照当时的礼仪,整个宴会上必须奏乐。《礼记·乡饮酒义》云:“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据陈澔注,乐工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三篇终,则主人酌以献工焉。”由此可知,整个宴会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诗,而歌唱《鹿鸣》时又以笙乐相配,故诗云“鼓瑟吹笙”。
诗之首章写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人“承筐是将”,献上竹筐所盛的礼物。献礼的人,在乡间宴会上是主人自己,说见上文所引《礼记》;在朝廷宴会上则为宰夫,《礼记·燕义》云:“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