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爱上写作,是在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上。
彼时我并不知道自己会写作文。老师布置了一篇看图说话,我洋洋洒洒竟然写出了五六百字。老师很惊喜的表情,在那堂课上当众宣读了我的文章,并狠狠地夸奖了我一番,盛赞那篇小作文起承转合得非常巧妙,是个写作文的好苗子。
大概是受到了这种代表着莫大荣誉的鼓励,我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写文章。看到漂亮的景要写,看到有趣的人要写,甚至跟文字相关的大学生记者团也要去参与,在校报上发表了些许作品,又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在睡梦中都能想到要写的东西。
我一度以为,自己真的在写作方面有天赋,但当我真正开始把写作当成一件重要事情的时候,却发现无从下手。这种发现让我感到灰心绝望。
这种无从下手,并不是绞尽脑汁写不出几个字,而是洋洋洒洒写了一整篇,对自己的作品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深入不进去,拓展不开来,就是我对自己作品的评价。
而这种类型的作品,是不会说话的作品——它没有办法将思想向读者展示,读者读完后会觉得,嗯,毫不客气地说,文笔很优美,句子很通顺,但是不知所云。
而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开始不敢下笔——微信公众号不敢更新,写好的文章统统躺在草稿箱里,生怕一发出去别人会觉得这作者真是肤浅之人。
我想过原因,作品没有办法说话,其实是你的思想不会说话。
你对一件事没有深刻的体会,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如同鸡肋,食之无味。但思想这个东西,并不是速成的,需要大量的积累。而读书,学习,才能让自己的思维上一个台阶。表现在你的文章里,就是言之有物。
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简书。当我把一篇并不成熟的文章向一个专栏投稿时,毫无悬念地被拒绝了。但那个专栏的发起者给我发了一封私信,告诉我文章被拒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我表示了感谢,并拜读了她的文章。从结构到意境,真的是发现自己作品众多不足的地方,竟然找到了学习的方向。
她给我加油鼓气,鼓励我继续写下去。而我则决定继续坚持读书计划,在对她的感恩里,继续在写作这条路上摸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