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487:
宜阳县董王庄乡赵坡小学教学点
习惯教学法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我首次接触他,是读了辽宁省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书。魏老师做出了辉煌的教育成绩,被誉为现代教育家、当代孔子。所有的教育家都肯定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我一直坚持运用这个方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本学年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把习惯教学法与基本功训练,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运用,效果更好。学生的朗读、写字、写话、课外阅读、晨诵、午读等多项语文基本功都积累了巨大的训练量,基本功普遍较为扎实,部分学生的天分得到了发展。
深入的想想,习惯教学法看似简单而笨拙,却极其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一、符合哲学规律。
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是哲学的基本规律。在习惯的推动下,学生的训练数量达到了奇葩的程度,学习有进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符合技能形成的规律。
熟能生巧,各个学科技能的形成,都需要训练遍数达到一定量。技能的形成大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的环节都做到了,但细节上还不准,融会贯通不够。第二个阶段,一些小细节也练熟了,能融会贯通。这些都需要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训练遍数不够,感觉会了,而实际上还不会。
三、符合学生心理生理健康的要求。
习惯的训练量,累积起来很大,但每一天的量很小,每天训练的时间很少,每天训练的要求很低。绝对不会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符合学生心理成长规律。
三、心理无冲突,训练效果好。
习惯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比如说早上就是朗读训练。学生早上一起床,不需要思考要干什么,直接拿起书就开始朗读了。
学生内心不会有干还是不干,想学还是不学的心理冲突,只有一种选择,干就完了。而且训练难度不大,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起点。不会出现吓退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干的心理冲突。
四、不断体验成功,自信心越来越强。
因为不断的训练,学生都会取得或大或小的进步。进步被家长和老师肯定以后,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更重要的是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在习惯的坚持中,自信心一天比一天强大。自信比金子还宝贵。
五、部分学生的技能可以高度发展超前发展。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过程中,天分高的学生往往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才能。在一年级语文中写字、写话、朗读等,都有部分同学表现出高超的技能水平。没有习惯的坚持,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
六、家长辅导轻松,老师教学轻松。
习惯形成的初期,家长、老师都比较累。但当习惯的车轮高速运转起来后,家长和老师都轻松了起来。学生不学习的现象少了。当然还有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容易解决的。
学习中最大的问题,令家长最痛心的事情,莫过于学生上着上着,不会的越来越多了,不想学习了,学不进去了。而习惯教学法,没有这个问题。个别学生接受能力差,但也能在自己的水平上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完善自己,能大器晚成。
七、后劲大。
在习惯形成的后期,学生进步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会以令人不敢想象的速度前进。
习惯教学法是一个笨办法,但确实是一个符合各方面规律的真办法。一旦踏上习惯的车轮,只能向前,无法后退。
希望每个家长都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这需要旷日持久的坚持。
行动就有进步,坚持才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