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有意思的公众号文章
提到一个提高效率的习惯:在做任何超过30分钟的复杂任务之前花2%的时间来做计划。
也就是你在开始一天8个小时工作之前,先花10分钟规划一下今天要做的。
需要1小时做周计划
需要半天来做月计划
需要一周时间来做年计划
当然,计划能力也是需要一步一步训练的,开始可能从半天计划开始,然后是一天计划,然后是周计划,一点一点升级。
有计划的好处是,节省了中间衔接的时间,也让自己感觉胸有成竹,至少能节约10%的时间。
就像课程表一样,一天一周一个学期的课程都已经大概规划好了,然后按照路径走就可以。
突然发现,这是我休息时间最长的一次了, 从小到大都是过着5天上班,2天休息的生活。
现在大概只能做半天的任务,但慢慢会加强,这个需要锻炼。
有时间的限制,你才会专注,你才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进入心流状态才能体验到创作的愉悦。
现在打字也开始进入心流状态了,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力求指法准确,而不求速度。纠正原来打字的错误习惯。就像纠正坐姿一样,开始会感到一点别扭,但慢慢就会习惯。
大部分的人生技巧,都是可以通过练习学习到的。还想起昨天看到齐白石的故事,齐白石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木雕匠,对国画感兴趣,但一直苦于没有好的教材学习。终于有一天发现了一套教国画的书籍,借来抄了半年,然后又学习了几年,绘画水平大涨,接着升级去拜名师,终成大家。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可以几分钟就能下载一套国画教程,但愿意花多少时间去练习呢?
我们不断追逐各种热点,干货,但几乎都是过眼云烟,看过就忘,只有学习后并通过在生活中经常练习,你才会真正掌握。
从练习囚徒健身的过程中深有体会。如果不是练习囚徒健身,看再多的健身帖子也没什么卵用。但你已经进入状态后,再去看看,你才容易升级。
所以,找一个系统的内容,好好看,然后跟着实践,在实践中再来纠正,这个才是练习之道。
今天760字,30分钟,字数不多,不过打字有进步,指法正确了很多。
也发现了一个很棒的找写作主题的方法,就是看到好的文章,好的观点,借此重复然后发散一下,既可以加深印象也是一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