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回延安还是小学时候,这次恰逢出差,也就当作回延安看看了。从西安的火车出发,第一站--洛川北,是我的家乡,离乡的时候,还没有这个站台,车上信号不太好,我搜索了几次和家的距离也搜不到,索性看着窗外,站台两旁是一片一片的土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庄稼了,一眼可以望过去、望的远远的。不知道哪一片地是我家的,我的爷爷奶奶就葬在那里,我想看见他们,看见那两个坟头,下面有我最亲的人,也想他们可以看见我,我长大了,不知道爷爷还认不认识我,他离开我的时候,我才12岁,如今一晃,我都26岁了,而立将至,也算是有些许立足之本,可以兑现儿时给爷爷的承诺,爷爷年轻时候参加工作有拍了很多照片,唯独在人民大会堂门口的那张格外珍惜,爷爷一直是个沉稳内敛的人,照片里,年轻时候的他戴着方框眼睛、穿着中山装,又多了一丝属于知识分子的气息。小时候翻出来这张照片,我和爷爷说,等我长大了带你再去一次,这也只能成为遗憾了。
火车鸣笛、继续北上。一座又一座的山,乍一看以为是光秃秃的,仔细看才能发现山上的树也不少,只是和沿途的树一样,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连一片挂在上面的枯叶都找不到,所以一眼望过去,山也都露出了原本的颜色,这时候用黄土高坡来形容就不是修辞手法,而是一种写实了,看过去的时候,除了两边围栏是绿色,其他的都好像失去了颜色。山上能看见建造的房子,刚好正午,阳光洒在院子里、洒在房子上,看着暖洋洋的,实际不然,不同于江南温柔水乡,即使站在我们这阳光里,也会有一丝丝凉意,阳光夹杂着这股凉意,就好像吃了根冰棍一样,但是等开春的雨一浇,所有的一切又都在某个晚上突然焕发生机,连山都变成一片一片的绿色。这一切是独属西北冬季的凛冽和肃穆、是西北人刻在骨子里关于浪漫的表达,隐晦赤诚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