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那识(梵文音译,意译为“意”)有六个特征:
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
第二,它尝试逃离痛苦;
第三,它忽视追求愉悦的危险;
第四,它会忽视痛苦的好处;
第五,忽视中道;
第六,尝试占有、拥有以及持有一切它注意到并想到的东西。
金教授常在课堂上说,痛苦来自于比较之中。
佛陀说:没有受过苦难就没有学习的机会。佛陀之所以成道,是因为他饱尝了痛苦,我们需要通过痛苦而走向佛陀。
痛苦就是道。
借着痛苦,我们得以看到了悟、慈悲与爱之道。
我们每个人都会追求快乐,希望逃离痛苦。我们以为追求了快乐,就可以避免痛苦,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每个人也会追求欲望,希望获得更多,总是不断向外求。
没有理解、慈悲与爱,幸福不可能实现。如果我们不懂自己的痛苦与别人的痛苦,爱不可能出现。你想要的也不可能得到。
“德者,得也。”一个人修身立德,仁义满怀、恭敬礼让,才能够得到和悟到人生和社会的真谛,就是有德之人,亦即得道之人。
所以金教授总说,痛苦来自于比较之中,去跟别人比什么呢?先向内观,修自己。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美哉,东方君子!善哉,东方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