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抖音,看到一个博主讲到商鞅提出来的“奴民五术”这,今天特地系统了解了下。
《商君书》里面,记载了大量的商鞅治国思想,其中就包括了后世极具争议的‘驭民五术’。也正是因为这套书,后世的很多统治阶级得到了很多启发,从而想出了很多奴役人民的策略。
当然,《商君书》是一部系统讲治国理政的书籍,“奴民五术”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治国是学问,但是奴民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奴民也不能说是商鞅的锅,即便他不提,后世的统治者也难保不琢磨。
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贫民
看这些词,就觉得不是好词。特别是“疲民”瞬间刺中了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今年以来,我深陷“疲民政策”,多了很多事,特别是很多我不认同,却不得不做的事。自己做没意义的事也就算了,还必须拖着别人一起做。这个过程很消耗我。
因为时间都耗在做不认可但不得不做的事情上,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没有时间做了。也不是全然这种情况,心理的疲惫让我不再积极,即便有时间,我宁愿躺着刷手机,也提不起劲儿去看看书,给孩子讲讲故事。
我很怀念自己曾经的状态,有大把大把可以自主决定的时间,2021年我在跑步健身,体重到了57公斤;2021年我在读书,几乎每周都在朋友圈发发阅读感想;2021年我积极学党史,党史演讲拿到了好成绩;2022年我在考会计,通过了税务师最后一门,顺利拿证;2023年我在考法律,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直到2024年,当我想干点啥的时候,却在“疲于奔命”的节奏中一次次放弃了,最后我花了大把大把时间刷短剧。
但是被迫做一些事情,全然没有好处吗?倒也不是,我被迫将接电话、主讲晨会付诸了实践,也没那么糟糕。业务的提升是要积累的,我也把思维尽量提到了一个业务人的频道上,想着一点点啃啃所得税、社保的书,一边在实践中学,一边准备大比武的做题。
梳理一下,目前我不太想做的事情,biee的测试,学点皮毛有啥用,数据真是让我头大,而且真的要用到那些数据,也有专门的部门专门的人来做。
现在我对不想做的事情有了一点免疫力,不要急着强求自己,真的不能不懂的时候再说吧!现在想做点啥都是可以被允许、被接纳的,毕竟我现在还有动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