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自己的状态不是很满意,有点模模糊糊的不舒服的感受,却又说不清楚到底根源在哪里。今天感觉清晰了很多。试着记录一下。
与人交流时话很多,可以不停地说说说,绝对不用担心卡壳或者无话可说,但是又总有种不安感,因为仔细回想,似乎自己做了一个霸场的主角,却少了交流的感觉,有时觉得自己是很敞开的交流,却没有得到敞开的回应,心里会有一些失落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两个月前主持的两次科室小讲课很强烈。我很有感触,很敞开,课后,一位同事告诉我,说得有点太多了,能感觉到你很诚恳,但是未必是学生们想听的。闺蜜也听了这次主持,她建议我,感受一下,说那么多的动力是啥,有没有在一种互动的关系中。
那次的不舒服很快过去了,因为不久就放了考研假。下周又要开始小讲课了,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
杨夕说过,你肯定拖堂,因为你说话很少留白。他说,有三说一,挑重要的说就好了。
挑重要的说。
和闺蜜交流时,她经常说:给你限定五分钟,说重点。和别人交流时,也有朋友提过:你说话好生动,好具体,画面感好强。这是委婉的表达吧。当然,也不否定,我确实有这种事无巨细的表达能力。
挑重要的说,对我来说,貌似真的很困难呢。我习惯了,随意地说,随意地做,很少规划,很少抓重点,想起一出是一出,所以做了好多事,也没觉得做啥,拼命忙碌,事情也好像总也做不完。我还会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才是活在当下呢。
不过,不舒服和内心的不安确实真的。甚至还会在梦里梦到。
它们提示我哪里存在一点问题。今天终于意识到了,不要事无巨细,要学会抓重点,学会归纳总结。
好像有点乱。两个主题的事情。第一是抓重点。第二是在互动中保持觉察,不要陷入自己的模式里自嗨,要学会在关系中互动。
想起小时候娘经常批评我的话:就你话多,只听见你在叨叨叨,听不见别人在说,该说的不该说的,傻乎乎地分不清。
试着调整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