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就是发自内心深处,自然、自主的探索精神。
父母对待孩子学习不恰当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了他们没有主动学习的源泉。
上小学前后阶段
学龄前阶段,父母认为孩子需要焕发天性,玩是主要的,对孩子的教育放得比较松;
家庭教育的核心秉承着“爱与自由”的观念,没能做出相应的限制,不注意培养自控力,放纵了孩子学龄前教育;
当孩子上了小学,有了对比,猛然发现孩子缺乏控制力、责任感、主动性,无法遵守课堂纪律,教养的态度发生180度的转弯,改变原来对孩子宽容的态度,从和蔼可亲变成冷若冰霜,对孩子的学业盯得很紧。
“不要看电视了,抓紧做作业!”
“还玩手机,去做功课!”
如此的转变过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孩子身上发生根本变化,轻则不配合,重则抗拒、叛逆。
父母天天催,日日提醒,都不能主动地做作业,推一下动一下,也仅仅是勉强完成学习任务。倘若没有父母监督,更不会自主学习,更谈不上扩展学习领域,吸收更多知识。
按照通常的想法,学习的事情,时时刻刻有父母提醒,有父母督促,天长地久总会遵照父母的意愿来安排学习了。然后结果并非如此,服从父母的安排往往意味着自己的行动受到限制,如果小朋友的想法和父母的安排出现冲突,往往造成孩子情绪恶化,生气发脾气。
平常学习阶段
学校放学,马不停蹄赶赴各种辅导班、提高班、兴趣班,好不容易把课上完了,回到家,父母不顾及孩子一整天的学习情况,反反复复地叮嘱“做作业”,容不得一点休息时间。
孩子学习累了,想休息一下,看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玩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然后再安排继续学习、做功课。但父母的催促和唠叨,完全不给孩子自主安排时间。
倘如孩子不理睬父母,必然带来更严厉的批评;如果遵从父母的安排,也不是自主行为。两种态度都无法带来主动学习的效果,更谈不上学习的乐趣。
辨明不主动学习的根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孩子没有学习主动性,父母或多或少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习惯于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不注意劳逸结合,只知道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注意自我学习,加强科学教养、有效教养的方式。
父母给孩子制定学习、生活的规则,做出限制范围后,余下的不妨让孩子自己安排。孩子本身没有学习的意愿,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主动性是很难实现。
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只有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才提供相应的帮助;或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和孩子一起谈谈学习方法、时间安排,比起不停的“唠叨”可能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当孩子意识到学习上的事情必须自己做,不能依靠父母的时候,将促使他们对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负责,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或许可以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
主动性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在于对外界事物和做事情本身的自发兴趣,它不象自控力,能够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形成,更多的是依靠“激发”和“呵护”。
父母关注点不再完全集中于孩子身上时,可以花时间学习、提高教养的方式,学习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方式,尝试着引导孩子探索和发掘知识的行为,求知欲的培养就是激发主动性的一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