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75岁的老父亲电话,烂坝子通车了!电话里,他声音洪亮,语调高昂,听得出他非常兴奋。
电话这头,我听了,停下手中的写作,也非常高兴的回应他。
这通电话距离过年仅有十来天。说起这烂坝子,我的老父亲是很有发言权的。
湄水河是双峰人的母亲河。四五条支流最终在犁头居合成一天宽阔的大河,将永丰街道分成两岸。我们村成了湄水一侧。
宽阔的大河滋润着河两岸的人民。也带来了交通不便。
父亲说,50年前,河上光秃秃,什么也没有,两岸的人为了过河要绕道十来里路,去坐渡船。
外婆家就在河对岸。可当年母亲从对岸嫁过来,是绕道下游十来里,才嫁到爸爸这来的。
为了方便出行。趁着枯水期,河两岸人砍倒松树,抬来大石头,搭起了一座简易的木头桥。
洪水一来,石块移位,松树冲走。简易的木桥反而成了潜在的危险。
有个三蛋,过年去对河拜年,为了方便,硬不怕事,结果走到河中,掉进水里,再没上来。
老婆孩子站在岸上哭天抢地也没用。
慢慢的,人们用石板替代木头,拼接成了一座简易的石板桥。石板桥并不宽,仅容两人并排而过。丰水期很容易淹没桥面。水量不大时,脱掉鞋袜,涉水而行。
但每年总有几个月,混浊的大水淹没桥面,让人看不见桥面,望而生畏。
又过了二十来年,石板桥经不起岁月的侵蚀,终于垮了。这次,河两岸的村民,再次修桥,提出了要能过小车的要求。只是一算账,没有百把万是搞不定的。
聪明的村民们,决定抬高桥的基座。拓宽桥面,在枯水期能过小车。
没多久,一座能过小车的石板桥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