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P1-4页课程方案学习

翻开新课程标准,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课程方案》。课程方案共四部分,前言、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

前言指出,习总书记强调课程教材的作用是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的创新成果。总的意思是,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的是国家意志,要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并对2001年、2011年颁布的各课程标准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2022版标准对于未来人才培养所担负的时代意义,实现上好学,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指导思想略掉,再来看修订的三原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主要变化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课程方案,完善了培养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即“三有”——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优化了课程设置,保持原9年9522总课时数不变,调整优化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二是关于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对内容要求提出了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并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加强了学段衔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