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上个世纪伟大领袖鼓励小学生的语录。然而今天在我看来却道出了生命的真谛。人只有不断地学习,生命才会不断向上生长。
还是几年前的一个9月,正是开学的季节。想象着孩子们背着书包小鸟一般叽叽喳喳地回到学校,一个念头在我的心里悄然萌发,给自己也开个学吧,做回小学生,从零开始,让生命继续生长。
开学,学什么呢?
想起不久前有幸观摩的一次书画笔会,艺术家们现场挥毫泼墨、信马由缰、直抒胸臆的场景让我叹服不已。那些清新淡雅的紫藤、野菊,生动鲜活的小鸟、鱼虾,秀色可餐的柿子、石榴,…经画家们几笔之下就跃然纸上,真是羡慕极了,于是当即就想要拜师学艺。一位老师告诉我说,学画画,并想象的那么简单,得先练书法,学会运笔,把笔控制好了,画画才可以心手合一,下笔自如。并且,书画不分家,画中的题跋也是中国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手好字可以为画作大大增色。
于是,带着“练好书法学画画”的小目标,决定拿起自中学之后就再没碰过的毛笔,开始练“写大字”。
刚开始学,工具自然用不着太高级。跑去文具店,买回一套学生练大字的工具,笔墨纸砚,一百多元钱全搞定。甫一动笔,才发现自己的“大字”功底之差真不是吹的。汗颜的我,自然不敢说“大字课”是“体育老师教的”。从零开始,也不怕人笑话,反正心中已经暗暗给自己制定了几个“五年计划”,不是瞎说,书法要练出水平没有20年的积累真不行!
暗暗思忖,像我这种起步水平找老师实在是浪费老师的时间了,不如自己先练起来,练出点模样才好请老师指点。于是照着一本中学生正楷字帖一笔一划练起来。因为对书法有了兴趣,有空的时候开始在网上浏览历代名家的书法作品,了解不同年代书法家的名字和风格,学习欣赏书法艺术的神韵和美。一次偶然间看到文征明的小楷,发自内心地赞叹和喜欢。于是打印出来想当字帖来学,但不知对初学者而言是否适合。
后来有一次去甘肃天水游览伏羲庙,逛老街的一个文化商店,一位店主老人家,一边看店一边写字,店里挂的字画玲琅满目,很多出他本人之手。看是行家,于是便请教他,初学书法用什么字帖好,他告诉我说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凭自己的感觉,喜欢什么字帖你就可以去练,因为有兴趣你才可以练下去。感谢老先生的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的确,做自己喜欢的事,你才愿意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于是回来拿过文征明的小楷就练起来。
一段时间之后,零起步的我感觉小楷有点进步,(零起步当然进步快,不过很惭愧,功夫不够,并没有练出丝毫的文征明的影子…悟性也一般了)。于是开始学着很多朋友用小楷抄写《心经》,佛教信众相信抄经可以祈福、祛病消灾。我虽俗人,也在清明、端午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沐手抄经,一边练字一边祈福,祈愿母亲健康,家人平安。说来抄经也真的可以静心,用小楷一笔一画完整抄下一篇《心经》需要近两个小时,在这个时间里几乎忘却一切,全神投入,是一种难得的自我修练。发过朋友圈,居然有亲友表示要收藏我抄的《心经》。实在汗颜到家了。刚练小楷那年的年三十儿,我用新练就的小楷抄写了一份《年夜饭菜谱》。想来自那年起,每年都抄一份年夜饭菜单做纪念,已经收集了几年了。因为近年练字的时间太少,字写得也是时进时退。不过看着这些年夜饭菜单,就能回忆起那些年的三十儿,团聚的亲人们在厨房忙活,然后齐齐围坐,互相举杯祝福新年的情景,也是人生中最温暖的时刻。
练了一年多时间的字,就心心念念地想动笔触碰一下画了。于是找机会就向老师请教,尝试练习画白石虾。刚开始,完全找不到感觉,虾画出来有人说像毛毛虫,或者像“皮皮虾”,于是一有空就练习揣摩,边练边悟,一段时间到了着迷的程度,逛超市也去看一下活虾长什么样。自己感悟,画虾最重要的是要画出趣味,画出虾的动态,否则就是一群呆虾。
画了一阵虾之后,感觉难以进步了,也有点审美疲劳了。于是换一换开始尝试学画竹子和兰花。竹和兰看似只有枝枝叶叶,花花草草,但却最需要书法功底,所以古人把画竹又叫写竹。几片看似简单的兰草,画好并不容易,兰草叶子的伸展和弯曲,不同的视角,叶子是否飘逸灵动,都极需观察力和笔下功力,否则只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话说书法的确是绘画的基础,好的题跋可以为一幅画增色,但也可以给画扯后腿。我练习的几幅画稍有一点感觉,却被当时蹩脚的书法给妥妥地毁了。
听老师说,只练楷书,写题跋也有很大的局限,为了实现画一幅好画的梦想,必须突破自己,大胆练习行书和草书,于是从认识草体字开始,临摹草书,照葫芦画瓢,慢慢地也能感觉到笔下的滞涩渐渐地打开。
今年春节,在爱好书画的弟弟辅导之下试着用一支长毛的毛笔练习行书,居然一瞬间“下笔如有神”。曾经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只会写点儿楷书的我,居然也能找到一点“行云流水”(不好意思,用词都有点大)的感觉。那一刻心中满是惊喜。只要不要给自己设框框,大胆突破,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一切皆有可能。
从此开始大胆练习行草,如老师所言,写行草更能自如挥洒,抒发情感。就这样渐渐有了楷书到行书的跨越。当你在一段时间的自律(坚持)之后,你会获得另一个境界的自由!
尽管自己练习书法的时间太少,也没有持之以恒,但是还是感觉到曾经下过的功夫都不会白费,时间不会辜负任何有心人。
练书法是一种很好的静心方式,而我从中感悟更多的是生命的另一种生长。虽然岁月流逝不回头,但是当你开始学一样新的东西,在一个新的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领域有所进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在继续生长。
齐白石50岁开始正式拜师学画,直到90岁时他的艺术生命依然源源不竭。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成为齐白石,但可以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