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座城!——题记
最近,“街拍牵手门”再度将成都冲上热搜,不知道是机缘巧合的缘分,还是一种擦肩而过的打扰,照片中的男女,我在成都街头走一走的时候,正好两度遇见。一次是他们走过,引起不少人的跟拍,我以为是成都街拍的彩排;一次是巷子里的迎面而来,两人低语浅笑,像无数恋人一样,自在而恩爱。之所以注意到这一对,是因为那女子气质绝佳,容颜姣好,人群中一眼就能万年的那种(备注一下:真人比图片更好看)。如今,网络上各种“挖”,令人惊悚,但是,说实话,我真的不想吃这个“大瓜”,网络的力量令人惊悚到可怕,平凡如我者,只想单纯地生活简单的表达,不为其他。(号外)
总想寻觅一份宁静,在粗浅的时光里沉淀躁动的灵魂;总想聆听几重声响,在旷远的静谧中反刍精神的食粮。于是,因了一个契机,我力排众议,隔山隔水,只身一人来到了这里——成都,只是想捕捉诗圣心底跳动的音符……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杜甫与李白,真的是再熟悉不过的人物。此次偷得浮生四日闲,除却来回路程,不过两天。第一站,西安,在大唐不夜城,我亲身体验了关于李白的灯光音乐秀,那转动的八角灯笼,不断更迭太白脍炙人口的诗句,那青冠白衣的洒脱儒士,衣袂飘飘,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为了追随杜甫,我又马不停蹄地来到第二站,成都。为了那几间草屋,为了他那首《蜀相》,我把金贵的一整天,都给了草堂与武侯祠,足见我对大李杜如何的膜拜与痴迷。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此次我来成都,就是为了杜甫。从百度百科里,随便搜一下,资料即可到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其与李白被后世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曾经的豪气干云。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今天我想提及的,我只想讲他在成都的经历,也不枉我来成都游历的执着之心。
据了解,杜甫在成都居住了四年多,将近五年的时间,前前后后写了200多首诗。从春到冬,再从冬到夏,杜诗,可以说,也成就了成都的历史文化。你若有闲,可以在草堂博物馆里细细地品咂一番。在此,我只摘取脍炙人口的几首,供大家一读。且听我徐徐道来……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的冬天,杜甫一家几经辗转,终于风尘仆仆地抵达了成都。刚来之时,杜甫一家暂时寄居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寺里。第二年的春天,在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裴冕和老朋友、彭州刺史高适以及表弟王司马等人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郊外美丽的浣花溪畔,新建了一处草堂。这让杜甫成为了真正的成都人,让他融入当地的安闲生活之中。这处草堂就是成都如今著名的旅游景点:杜甫草堂。这处草堂让杜甫在成都陆续居住了四五的时间,在这期间,悠闲安逸的生活激发了杜甫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也是他的诗歌高产时期,共作二百多首诗,是其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这些诗大多记录了杜甫草堂的建造过程及相关生活,描绘了成都优美的风景,表达了杜甫心愿和期盼,展现了杜甫在成都的欢爱与忧愁。我且分享几首吧!
1.《卜居》
浣花溪水水西头,
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
更有澄江销客愁。
大意: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xī chì)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主人知道我愿意在城外少尘俗之事的地方居住,所以在浣花溪上游的溪畔,给我选择了一处有树林池塘并且景色幽雅的地方,让我筹建草堂。这个地方还有清澈的江水,可以消除我客居他乡的愁思。如果我的兴致来了,就可以从这里出发,乘船沿江顺流而下,直达山阴。
2.《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大意:杜甫草堂是建在一个江村里,杜甫写诗介绍了江村的环境;浣花溪清澈的江水,弯弯曲曲地围绕着江村流淌,在长长的夏日中,村里的事事都显得恬静、安闲。燕子在自由自在地飞舞,白鸥在水中相亲相近。在家里,妻子为了下棋在忙着制作棋盘,年幼的儿子为了钓鱼在敲针做鱼钩。看着这温馨、悠闲的画面,杜甫心想,只要有老朋友能给予一些钱米,除此之外我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3.《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大意:在村里居住,当然有邻居了,黄四娘就是杜甫家的一位邻居。她干净、勤快,把自己家收拾得非常漂亮,绽放的鲜花遮蔽了小路,花儿多得将枝条都压得弯了下来。蝴蝶留恋那芬芳的花朵,时时在花间飞舞,自由自在的黄莺发出了“恰恰”欢啼声。
备注:在草堂博物馆里,还有一女子图像立于墙壁上,那就是邻居“黄四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