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家躺在沙发上,悠闲地读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午后总是安静的,无论夏秋,大家仿佛都像说好了一样,在这个时刻感到困盹,即使有再多再复杂的事,都愿意暂停下来,找把躺椅,或者俯在桌上,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小憩。
这本书是自己期待了很久的,而遇见它也是处于偶然。也许其他人会觉得疑惑,这本书这么有名,为什么还说是“偶然遇见”的呢?是啊,的确,但是有名的书实在太多太多了,我相信,即使没有读过这些书的人,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下,也可以说出许多与之相关的“信息碎片”。可与我而言,如果自己真的期待一本书,那定是书中的故事和我产生心灵的交汇,就像两个人一见钟情,不言一语,却了然于心。
那是一个下午,依旧是去图书馆还书的路上,总是很讨厌自己拖延的毛病——书虽提前看完,还是托到了最后一天还。一个完好的周末就这样被我生生的从中间劈开,没有完整的时间再去干其他的事了,所以,从图书馆出来后,就顺便的走向了旁边的博物馆。
世界上的事情说巧很巧,有的时候你都会讶异,上天居然将事情安排的如此顺畅,正好碰上艺术展,索性就慢慢在博物馆里看展,将喜欢的拍照留念。走到尽头,发现一排与其他色彩艳丽的油画相较并不明显的素描画(也许表达的不够专业),黑白尽素,单单几处景物,空白处写下几行小句,走进去读,才知是《我与地坛》中的几句。不知是画衬托着文字带入了场景,还是这几行文字赋予画更深的感情,只知两者合在一起,便有了魔力,画的寂静,文的深邃,引诱着自己想去探索其中的故事。
我们总喜欢用“动心”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来表达对事或物的喜爱。爱神丘比特的箭,也是心形的,他射向的亦是某一个人的心。“心”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容纳情感的场所,心想说话的时候,即使不用言语表达出来,也能使自己了解。心声是说给自己听的,别人不知道,可是你却在它说话的一瞬间,明白了许多。
可是我们却总是忽略与心的对话,在喧闹的环境中与他人聊的不亦乐乎。我们总以为,只要能和对方有话可说,有事可谈,便能拉近彼此之间心的距离,以此来充实自己空虚的内心。总以为朋友圈的扩大,会使自己显得更加独具一格,因为又可以侃侃而谈,这样就不会有寂寞的时候。但,真的吗?你总有那么一刻,处在一个人的环境里,你刚刚开始觉得不适,仿佛突然一下少了什么,而后渐渐焦虑,不安,因为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你说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不知道该如何讲故事,如何倾诉了,可是你是不是忘了,你还有自己,你好久没有静静地坐下来,或者说在夜晚独自看着窗外,好好回想所有的一切,然后偷偷告诉自己,心情如何,还想去做些什么。
心是属于自己的,无人可以充实,只有自己去丰富自己。
但说的轻松,该如何实践呢?所以我们就该想想怎样去丰富内心,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就这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就已经踏上聆听心声之路了。
我们习惯了将事情摆在桌上,用计划列出来,一项项的去打勾,来观看完成的进度。可有些事情是没有进度条的,也难以说上是“计划”。它过于刻板,框住可以无限发展的内心,摆明的堆在眼前,所以我们的目光也止于此,想着“必须完成”,却没想过“除此之外”。
喜欢“随心所欲”这个词,因为它的确是按照“心”去做事了,但这的确又是很难的,毕竟我们并不是单独的一个人,处在这样的尘世中。只希望我们都能拥有那么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静下来,听听自己的心声。
或许你会突然的发现,它是如此的可爱又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