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首页揭示了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见下图:
单元导语定下人文主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语文要素定下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下面正式进入课文: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想象去品味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展开想象、交流,来品析“遗”“泪尽”“胡尘”“望”“又”等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
②难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说在教学过程前的话:先看课后习题,结合语文要素,提取试讲内容的方向。如本文习题:
1、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答:诗句意思为: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这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对南宋遗民深切的同情,以及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批判。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同学们,还记得那一首《示儿》吗?南宋诗人陆游在临终之际留下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他矢志不渝的爱国之心。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另一首爱国诗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看到诗题,老师想问大家:年近70岁的诗人为什么会在秋夜无法入眠而站在篱门外呢?带着这个疑惑,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2、初读课文:
提问:借助注释和插图,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精读课文:
提问1:从后两句“遗民”“泪”“胡尘”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悲惨的画面?
提问2:结合诗中所写的北方壮丽山河沦陷、遗民泪眼盼王师,联系学过的《题临安邸》中朝廷权贵寻欢作乐的做派,两相对比,你们有什么感想?
提问3:你认为诗人为什么拂晓难眠立于门外,他有一颗怎样的心?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首诗,我们走进了南宋那个战火纷飞的朝代,一起走进了诗人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灵。强敌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爱国之心,从古至今根植于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
5、作业:课下收集陆游的其他诗歌,选一首你喜欢的,下节课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