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学专栏】陈健
(220)
企业管理层
“老公,老公” 朱姨见证券账户现金项多入了一笔账,“你转钱入来干嘛呀?”
“哎,我没动过啊!”朱公放下茶杯,从阳台进来,在电脑桌前帮老婆查看,“呵!你看这明细,这个是双汇的分红呀!”
“吓,有分红的!”朱姨有点激动,“我以为是赚买卖差价的钱呢!”
“平时我们讲,在买股份的时候,其中一个就是帮这个公司进行估值”朱公拉老婆出去饮茶
“也就是说,要选出好公司,在好价格买入就可以啦!”朱公坐了下来,“但是你知不知道,在投.资好公司的时候,很还有重要一个因素,就是对管理层的估值,相信你也只是看业绩而忽略了公司的管理层。”
“好业绩不就是好管理咯?”朱姨抬头好奇地问
“其实,管理层才是决定公司的未来关键!也就是说你投.资的公司,他的管理层是不是好的管理层?”
“怎么样才是好的呢?”
“巴菲特用了三个准则。一个是理性;一个是坦诚;还有一个是抗拒惯性驱使。”朱公边饮茶,用手指扳继续讲
“所谓的理性呢?就是说假如一家公司,有比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那么管理层的职责就是将利润进行再投资,为股东创造利益;
“但是如果公司的利润无法用于回报较高的再投资,那我们应看看管理层是如何安排净利润的?”见老婆看着自己倾听
“通常管理层会有三种选择,一个是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即使是投.资项目的回报率低于平均水平,也继续再投资;
“二个是将利润投资于权益类资产,如证券等金融工具;
“三个是将利润资金大部分返还给股东,那股东们或许有机会,将资金在投.资到其他具有高回报的对象上。”
“老公,肯定是第三个选择好啦!”
“对啦!在巴菲特的心里面,如果只有一个选项是理性的话,那是第三个选项;
“也就是说,公司管理层的理性应该是将利润分配返还给股东。”
“不分红的公司不是好公司!”朱姨忿忿不平。
“那又不一定,有些处于成长期的科创企业,业务扩张也需要大量资金,理所当然分红是少的,但它的利润再投入,会让净资产增值!”朱公斟了杯茶给老婆又说
“还有一个是在理性之后,我们还应该关注管理层的坦诚品质;
“长期来看一家公司,多少都会犯错。太多的管理层,是喜欢报喜不报忧,不坦诚面对公司的不足,对犯错不是客观诚实的解析。”
“取宠投.资者呗!”
“但巴菲特认为,一个在公开场合承认错误的管理人,才更有可能改正错误。”
朱姨帮老公剥花生,朱公边吃扳中指说
“第三个评估管理层的准则,就是公司是不是克服了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叫做惯性驱使。”
“惯性驱使是啥意思呀?”
“这惯性驱使,讲的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公司年报只报喜而不报忧的通病;
“其实,公司应该独立思考,基于理性和逻辑制定行动路线,才更有可能最大化公司的利润。”
“哎,老公,这些公司管理层,如何估值呢?”
“一是回顾过去数年的年度报告,要格外留意管理层当时发表的关于未来的策略;
“然后,将这些当年的计划与今天的实现情况甚至比较,当年的计划实现了多少;
“还有将数年前的策略与今天的策略和计划进行比较,管理层的思路有何变化?
“最后,将公司年报与同行业类似的公司的年报进行比较,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朱公一针见血,公司管理层的履约能力!接着对朱姨说
“这样做,你将会得到一些最终会影响股价的信息,并且你会提前得到它的!”
朱姨开朗“这样评估公司管理层,确是一个可以走在市场前面预见未来的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