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19日下午聆听了西南大学刘明教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中小学教学创新与实践》的精彩讲座,这场讲座如同珠海清新的海风,吹散了我们对未来教育探索的迷雾,让我们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无限遐想与期待。
一、科技之光,照亮教育之路
在讲座的开篇,刘教授从国家政策和现实生活需要出发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讲解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生成逻辑及不足之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作为新时代的宠儿,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能力,悄然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体验。
二、技术革新,重塑教学形态
刘明老师详细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教学创新的基本要求和核心要素,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实践,向我们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创新中的广泛应用。首先以目前常用的几大模型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设置提示语来精准检索自己所需内容,特别强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提示语技巧(身份设定、背景信息、任务目标、输出要求)。然后让学员现场体验了智能编写教案、智能生成PPT、智能生成配图、智能生成视频等教育教学常用技术和模型。最后刘教授专门讲授了“生成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路径。指出生成探究式学习包含六大核心环节,并用案例告诉我们用AI赋能信息科技来进行真实性学习问题情景创建、真实性学习任务生成、真实性学习评价生成,还通过《木兰诗》明信片课堂实录展示了如何用AI来创新课堂教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模拟人类的创作过程,生成高质量的内容,还能通过学习和分析,不断优化自身的性能,为教学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支持,这种因材施教、守正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从而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地前行。未来的教学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模式,而是将更多地依赖于智能化的教学系统,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和学习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三、展望未来,共绘教育蓝图
在不久的将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会更加深入地融入教育领域,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当如何拥抱技术的力量,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创新化,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学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