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秦淮河慢慢走。起初不知道那就是著名的秦淮河,因为它看着与普通的河无异,与我想象中有离殇之情的它相差甚远。我只觉得有些失望,杜牧笔下“烟笼寒水月笼沙”“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境如今随着时过境迁已然不复存在,留给人可以回味的仅仅只有这首诗短短二十八字。走过绿道,天空渐渐变得暗淡,十里秦淮缓缓流入浓浓夜色。华灯初上,万象繁华。游船在河上悠悠地荡,我想起俞伯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一句话,于此景颇为贴切。他这样写,“初上的灯儿们一点点掠剪柔腻的波心,梭织地往来,把河水都皴得微响了。”韵味都在动词里面了,一幅画卷自然而然生动地展现在眼前。次日,被人山人海裹挟着上了明孝陵。一屋内有两块大石碑,也不清楚记载着什么。我驻足在碑前,摩挲着碑上凸起的铭文,细细体会来自明朝的气息 。碑从中间裂开,有些文字模糊不清。我这样纯粹地想:“有个人给朱元璋刻了块碑,至今已经几百年了。”历史是语焉不详的断句,谁都不知道断句中间有什么。
路过南京这座繁华的城市,在飞驰的动车上,我第一次认认真真体会到了旅行的浅层含义。
古人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在百科上的解释是“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诚然,这符合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认识,但我今天换一个角度来认知“万卷书”与“万里路”的关系。其实很简单,通俗地说,没有后者的支撑,那么前者只能把人逼疯。中国教育简单粗暴,不埋首苦读是错,不唯分数是命根是错。分数成为人生的第一个分流依据。高考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仍然是一根独木桥,“高考决定命运”之类的言论更让人心惊胆战。七堇年在书中生动地描绘出地狱般的高三:“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无形磁场,让你感到你完全无路可走:少看一分钟书都是错,多睡一分钟都该死。”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万卷书”难道不是一种折磨?以至于有人过了许多年也忘不了黑色高三的苦痛。如果不能如简媜一样从一片常青藤叶中获得启发解放自己,或者走遍方圆几里依然苦闷不已,那么来一场短途旅行是很好的选择。走吧!去山间的民宿歇歇,什么都不要想,闭上疲劳的眼听清脆的鸟鸣。走吧!去香火不旺的寺庙看看,听师傅打着木鱼诵经,平息浮躁的心。走吧!去你想去的地方,不观人山不赏人海,只和自然为伴。走过“万里路”会让人更愿意接纳“万卷书”,二者相辅相成。
倘若几瓶酒精浓度高的啤酒不能解决所有downdown的心情,旅行也许可以。散心一定要散到千里之外去。蒙古的草原风光,新疆的喀纳斯,日光之城拉萨,漠河的北极光,都让人心驰神往。单单纯粹地以耳闻风,用眼观世人百态,借手触摸湿润的土壤,亦有一番雅趣。
市面上关于文艺青年的旅行畅销书越来越多,从侧面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重压下想逃离当下的心愿非常强烈,多想去作者笔下的世界看看避避。然而,有时候作者貌似洒脱不羁过于写意的语言会使人误解,旅行的意义被夸大了,同时也被打上治愈伤痛感悟人生的标签。这样解读旅行的意义未免过于“鸡汤式”,一旦人真正去过那个地方后,“败兴而归”。因为人们的期望值过大了,最后产生“怎么和想象中的差距那么大!我除了累根本没什么收获啊!”的失望感。旅行只是旅行,不是修行,散散心已经足够,哪里还有什么人生感悟呢?这是不敢奢求的额外惊喜。
旅行绝对不似网上泛滥的鸡汤般动人。它有舟车劳顿,甚至危险。只是让人明白,世界的广袤无垠和无数可能性,同一片天空下的每一寸土地都独一无二,是岁岁年年永不消逝的印记。齐宣王晚年惨死小人之手腐尸生蛆,钟离春奇丑无比依靠才华坐了后位,武则天步步为营成为一代女帝,淳于棼一觉醒来发现隔壁村立下壮志不中状元不罢休的铁蛋早已老婆孩子热炕头继续干着农田活。历史都能成为历史,还有什么不是“逝者如斯夫”“人间如梦”?当我囿于成绩,束于自己,应该随时随地提醒自己-----青春没有地平线,远方亦如此。历史被后人打扮,我要学会自己梳妆,活出嶙峋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