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复盘|《走出黑森林》

存美的第371篇文字•

今天听完子木分享《走出黑森林》,我的天,感觉这一次的分享是被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

一开始还在想,黑森林是什么?是讲作者走出很痛苦和煎熬的经历嘛?因为刚好昨天看了刘晓庆的自传,就代入了,听了之后才发现,黑森林适合每一个生在“混沌和迷茫”的人,帮助他们去找到自己的主线和根,在旧的活法里找到新的自己。

我和我老公从大学谈恋爱到来深圳工作,到生了两个孩子,到现在39岁,在一起二十来年了,在经济上一直都是依赖老公,我的工作完全是遵循内心,喜欢什么做什么,他一直在做我的后盾。

他是一名口腔科医生,我生两个孩子都是辞掉工作,或者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生的,一直以来没有承担太多的家庭压力。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可以说被老公“养得很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被“养半残”了,因为,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说,很难有人养你一辈子。

怎么说呢?到了老二出生,也迎来了孩子爸爸事业高峰往下走的阶段,而我,一直以来不是家里的经济主力,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还不到养家的程度。

班,上过了,全职在家,经历了,自由职业者,经历了,自己创业,经历了……

39岁的这一年,最终发现,我得个性还是比较适合有一个稳定的主业,过往之所以放弃当下去追寻喜欢的事,孩子爸爸是我的“主业底气”。

过往,心智还不太成熟,所以没有形成自己的主业线,直到经历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更想要“稳定中去创造”的状态,才能有松弛感,才能有底气和创造力,最终,那个依靠只有是自己,才能长青。

今年5月,刚结束一个电商项目,一个从来没有那么拼过的项目经历,给了我一份终身难忘又宝贵的项目体验。

今年7月,整理收纳工作室到期退租,我和搭档把持续5年的整理收纳项目成了副业。

目前很清楚的知道,我需要的是一个主业,在我现有的累积里链接一个可持续的平台去工作,同时需要分一部分时间给我的两个孩子,也需要有自我成长的空间,那种豁出去不管不顾只拼事业的模式,不适合我的阶段。

在听了今天的分享后,才觉得说是被内心吸引来的一场分享。

即便是快到四十岁的年龄,看起来和年轻人比没有太多职场竞争力,从心智和经历来说,从这几年的成长来说,有了更多宝贵的累积去到一个组织,静下心去做事,是可以做的很好的。

人在经历过内心所向后,还可以再按照一个固有的路径去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就像,在读书会浸泡了5年,可以随时出去体验自己想体验的,它一直在,就是学习和成长的底气,有一份主业工作和有一个持续浸泡的读书会,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

小朋友还有二十来天开学,8月15日~8月23日这周排的很满,9月份孩子开学,也到了一个周期,也是我回到工作岗位的时候,至于是在哪里,还在链接中,时机到了自然有一个结果。

这是我今天听了子木分享《走出黑森林》后,最大的收获和感悟,记录一下,感恩子木分享,愿我们都有方法,勇气,底气和心力走出生命里遇见的每段“黑森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