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言·树洞】有朋友留言说,身为女性,她们同样在职场打拼,独立自主,却又常常被视为“弱势”群体,受到或显或隐的不公平对待。职场中的女性,真的是弱势群体吗?当然不是……
今天,我想对所有的职场女性说:职场女人,为了把事做好,强硬一点是绝对有理的!
职场一向是男人的天下,但21世纪正在锐变之中。用来阻档女人升迁的“玻璃天花板”已经逐一被冲破;在许多国家,拥有高学历的女性已开始超过男性,在管理层级的女性也大幅增 加,而在国际企业中,女性担任董事长的职位则是有始以来最多。当我的女儿在多年后进入社会时,职场的生态会与现在截然不同。但同时,有许多做生意的方式,包括整体的职场文化,还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才能跟进。
拿“协商”来说好了。商业竞争经常被视为战场,而能够在对立之中取胜,一向以来是男人的主权考验。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协商的目标也许会倾向于达成共识,创造双赢局面,在很多方面是更理想的经营观念,但虽然柔可克刚,那总是需要较久的时间。因为女人比较愿意给予时间倾听,也比较不愿意正面冲突,在商业谈判中,却很容易被当成弱势。
美国首任的女性秘书长、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 Madeleine Albright)就曾经说过,所有在职场上的女人都应该学会一件事,就是如何“插嘴”。我想她的意思是,女人应该把自己武断的程度向上提升一级。男人习惯在沟通时打断对方——这是一个很男性主权意识的表现——而这些爱插嘴的男人们很容易把“礼貌”误解为“怯懦”。职场顾问甚至建议,女人在与对方握手时应该多用点力,因为软弱的 handshake 也容易被人解读为缺乏自信。
这时你可能想:“我何必要玩男人这一套,多不公平啊!”我同意,这确实不公平,但事实上,从性骚扰到薪资差距,企业环境里仍旧有许多的不公平,而职业女性的权利还是得靠以坚决的态度“争取”得来。当我看《广告狂人》(Mad Men)-一个在美国很受欢迎,叙述1950到60年代麦迪逊大道广告公司的戏剧时,我总是对当时男性的沙文主意感到错愕。在这个年代,男人虽然不能随便掐女秘书的屁股,但我觉得有些职场上的男性还停留在《Mad Men》的那种心智年龄。这是2011,不是1959,女人在职场上武断,不仅是自重,也是一种责任。
我有个朋友Carol 在外商工作了好几年,她思考精明、英文流利,唯有教养太好,在会议上说话时习惯用一些软性的字眼,像是“或许”和“不一定”。她这么表达,是为了不要显得过于强硬,但偏偏这种方式又很容易被解读为不够果断。最近在一场行销策略会议中,Carol 开始提出自己的想法,却又被霸道的男性主管用轻视的口吻打断时,Carol 决定不再扮演和善的角色,用平静但坚定的语气对同事说:“Steven,我一直以来都礼貌对待你,也请你对我尊重一点,先让我说完,好吗?”整间会议室顿时安静了下来,而Steven 也立刻闭上了嘴巴。老板后来不仅采用了Carol 的行销企划,还说对她“刮目相看”。其实,Carol 一向都很杰出,但那次她强力争取了自己的发言权,不仅喝止了不公平的待遇,也让公司重新评估她的潜力,成为她事业上的一个转捩点。
当女性展现魄力,男人会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我并不是建议女性刻意展现最tough 的一面,增加侵略性或“表现得像个男人”,但是遇到不公平的时候,要以坚决的态度争取自己的权利,而且只要有理,绝不罢休。唯有这样,女性善于建立共识、愿意倾听的优点才有机会能够被看到。男女之间本来就不需要互相对抗,但别为了回避冲突,而让对方骑到你头上。碰到不能接受的状况时,要明确表达“这件事我无法接受”,不要因为太客气而失去了表现的机会。毕竟职场上讲究“公事公办”;为了把事做好,强硬一点是绝对有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