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昆明梁艳分享371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05.26

    昨天下午进行了中级八期以来的第四次约练,我作为观察员,在咨询临近结束时,我的脑海中一直呈现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句话,不是说自己做咨询师会如何,而是觉得,“第三只眼”带给我重新思考——咨询师的不易。为什么这么说?一是约练前,我正好复习了前天晚上刘老师的现场咨询,并与自己当时记录的“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恰巧约练的时候,来访者的困惑正好与前天有相似之处。二是,虽然困惑类似,但咨询师和来访者“人”都不同,也就意味着咨询的风格和过程也大不同。一开始,我好奇咨询师老师会是什么风格?但当我知道她也是中八的成员后,我就想(预设)她估计会借鉴刘老师的引导方式发挥“水引子”作用,但让人惊喜的得是,咨询师按照自己的习惯,运用焦点的句式,贴着来访者对话。尽管中间有段偏离“目标”,但咨询过程中不断传出两人的笑声,咨询结束时,来访者也表示有帮助。三是,在讨论环节,大家都很坦诚。交流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就咨询过程中,假设如果换一种方式(如模仿刘老师的模式),在有些“点”上,可以进一步细化,深挖来访者的“例外”,以及潜在的力量和资源,激发来访者更深入地思考,咨询效果会不会有所不同?同时我也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冷静、条理清晰提出不同于咨询过程的想法,源于自己“旁观者”。如果换下位置,也许当来访者不按咨询师预想的“套路”走时,着急和慌乱会影响思绪,不能很好地倾听来访者的陈述,也许就会被来访者带跑偏。所以说,做咨询师不易,约练中的咨询师就更不易。所以,多多练习,希望练就具有“穿透力”大脑,不论来访者讲什么,你都能走进他的世界里,了解她陈述背后的所思所想和所要,然后引导着他逐步实现其所思所想和所要。为每一次的约练有所获而加油!也为每一次的努力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情。 在训练营做活动的时候,班班指出了我潜藏在文字之下的意义。表面上我说的是yes and的句式,...
    虔一阅读 3,365评论 0 2
  • 1、 本次觉察的主题是什么?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2、 引发的事件是什么? 一个要好的同事,工作上的事经常和我交流...
    山秋实阅读 3,101评论 0 4
  • 最近少有更新,因临近春节再加上琐事繁多以及打扫家庭卫生都不知书写哪些文章。再加上最近因为同学们频繁推送的项目...
    琪开小胜阅读 1,391评论 0 1
  • 当局者往往身处事中,对事情比较专注,心无旁骛,因而容易受迷惑,而旁观者身处事外,持有少许怀疑态度,可能会有一些比较...
    安红霞阅读 4,310评论 0 0
  • 我的妹妹今年17岁了,花一样的年纪 。 妹妹,姐姐希望你快乐。我的妹妹胆子大,从小到大没有她不敢做的事。记的小的时...
    娇娇小可阅读 3,114评论 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