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些需要,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的潜意识来说,都是当时那种情况下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因此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
比如,我们单位某项工作由我们科室与另一科室人员共同完成,该项工作需要录入电脑,我和另一科室的科长意见不一致。他认为该工作计算机录入很费时,他们人员都很忙,我管的科室人员工作比较轻松,应该由我们的科室人员录入。我认为他们科室人员多,我们人少,我们也有其它大量工作,该工作的前半部分是他们科室人员经手,电脑录入承办人员也是他们人员的姓名、账号,应该由他们科室人员录入。我俩都有完成工作任务、让自己科室人员轻松的正面动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我俩的动机一致,只是行为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只好由领导决定,领导让一个科室一半协商完成。领导完成任务的动机和我们一致,他也想轻松解决矛盾,一个科室一半的动机算是平衡我俩的各执己见。我虽有不情愿,也只好接纳领导的安排,另一同事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因此没有不对的行为,只有在当时情况下没有效果的行为。
动机往往是在潜意识的层面,不容易意识的说出来。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容易的方法是问希望经由该行为得到的感觉是什么。
比如,我对读大学儿子的学习有点担心,每次打电话都劝孩子多学习。我深层次的感觉是希望孩子努力学习,满足我安全放心的感觉需要。我的动机是好的,我选择的是我最佳利益的行为,但这种行为效果一般,且把这种担心的感觉传递给了儿子,让儿子也产生自己不够好的感觉。
后来明白了脑科学原理以后,我改为采用冥想的办法祝福孩子。想像孩子在努力学习,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想像孩子考出好成绩后的高兴状态,我真实的体验那种快乐的感觉,并通过意念把这种感觉传递给儿子,以此来祝福他努力学习成长。我这种行为和我电话督促的动机是一致的,但这种行为就比较有效。因为首先我踏实放心了,根据量子原理、脑科学理论,我的感觉会影响儿子的感觉,我快乐会带给儿子快乐。我相信在我的祝福中,我的儿子会在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与成就感,自然会朝着他的目标愿望努力学习。
动机往往是在潜意识的层面,不容易意识的说出来。比如有个同事,他说不想额外多干一些活,他又说即使不干也要学习成长,我看到他想成长的动机,我引导他看到利用多干一些额外工作提升自己的格局,当机会来临时可以直接用上,如果不在此期间提升,当机会来临时也不容易快速的胜任。我的话提醒了他,他很高兴的承担了一些他认为应该别人干的工作。
所以,每个人都选择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了解和接受一个人的正面动机,才容易引导这个人改变他的行为。接受一个人的动机,这个人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他。
滋养小鱼:
亲爱的海燕,看到你在“合”的课程里分享你要醒来活好自己,活好自己的人生百态,活好自己幸福的人生。我内心升起了一种安全、满足、踏实的感觉。你说的非常好,我们在支持别人的同时,首先要支持好自己,只有过好自己才能更有效的去支持他人。你的视频让我看到你正在醒来的活自己,我看到你已经走在了人生幸福的路上,你的未来将更加绽放、美好!感谢你的分享,提醒我活出自己丰盛的状态,以自己的状态影响带动他人。谢谢你!我爱你!
亲爱的自己,今天和同事在一起,了解到她的内心仍有一些伤感,这段时间也因此影响到了身体,她知道是心的问题。我教她和自己的身体对话,一遍遍的问身体,让身体给自己呈现出喜欢的画面、声音、感觉,让自己的心不断体验那种美好的感觉。让她闭眼想象正在上大学的女儿快乐的状态、表情,以此来祝福女儿更好。我和朋友在沟通交流中,不经意的告知她脑科学原理,和自己身体链接体验美好的方法,祝福她越来越健康、快乐、幸福。我也为我有意识的去支持到他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