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双系抚育
“人为了个人生活的健全必须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人是生物,不免于死,死亡威胁着社会结构的完整,因之也威胁着未死者的健全生活。因之,任何社区都得预备下一个新陈代谢的机构,以维持人口的安定。这机构并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因为生物的机能并不能完全保证人类种族的绵续。人类要用社会的制裁力使婴孩不断出生,并且使出生的婴孩有机会长大成人,以备继替衰老和死亡的人物。婴孩要有机会长大成人,不但要得到适当的营养,还要得到适当的教育。这件重要的工作一定要有人负责。而在这些人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这孩子的父母。以父母为中心的生育制度的形式,到现在还是最普遍的事实。”
1.生理抚育的单系性
在两性生殖的动物,子体生理上的抚育却总是由母体单独负担的,雌雄生殖细胞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前者带有给子体的营养原料,而后者不带。而且,在哺乳类动物中,子体得到生命后,还要有相当时间留在母体的体内,生理上的抚育在这个时期,完全是由母体负责、从生物层上说,抚育作用是以单系开始的。
子体的抚育,在人类里,如何由单系的生理给养,转变成双系的社会抚养,成了我们研究人类生育制度时一个重要问题。
“直接用父爱本能来解释抚育的双系既不能被人接受,要从心理基础来解释社会制度的人,得在理论上绕一个圈子。他们以为亲子关系是从两性的爱悦里演化出来的。一个男子在感情上和社会上和儿女发生密切联系是因为他爱悦他的女性伴侣,愿意分担抚育她所生子女的责任。这种说法固然可以避免我在上面所说的责难,可是把人们长期的两性结合归源到富于流动的感情上有些困难,何况把社会上重要的抚育作用以爱屋及乌的眷恋来维持,真不免把儿女私情看得太认真了”。
“我以后还要提到,没有感情联系,相敬如宾,一天话也说不上三句的男女,同样是能维持他们共同抚育儿女的责任。我们若要把儿女的抚育归到夫妇间的感情上,这个基础是并不稳固的。”
“在讨论社会制度时,我常认为我们应当把人类的感情看成社会所培养出来的结果,不能看成是社会制度的基础。我们可以用社会生活的需要去解释人们情感所寄托的对象和发泄的方式,而不能以感情来解释社会制度的方式。”
“我们与其说:因为两性的爱好,所以愿意共同抚育儿女,倒不如说:因为要共同抚育儿女,两性间需要有能持久的感情关联。”
(在生物层,抚育是单系的,主要由母系抚育,而在人类社会,双系抚育是社会性的需求,父系抚育既不是生理本能,也不是爱屋及乌的夫妻感情联系。双系抚育的确立更多是社会文化制度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