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到了重要考试的时候经常性的发挥失常;而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中上游,到了重要考试的时候反而超常发挥。情绪会影响考试的结果。参加考试,紧张兴奋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过度紧张会导致考试焦虑,影响考试发挥。
唤起,绩效和倒U形函数
心理学家对唤起和行为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倒U形函数。也就是说过低或过高的唤起水平都不利于绩效(期望的结果)。不同难度的任务需要不同的最佳唤起水平。当然,这和个体的人格特质也有关。有人喜欢刺激,有人追求平稳。
情绪理论
当我们陪伴孩子写作业时,是什么内部过程产生了愤怒的感觉呢?这种感觉是来源于“写个作业没有一点稳当劲”的念头,还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心跳加快、出气渐粗,气不打一处来?
情绪、认知与生理反应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我们的感觉是由生理反应引发的?
詹姆斯—兰格理论:一百多年前,威廉.詹姆斯提出我们的情绪是由生理反应造成的。詹姆斯说,我们因为哭泣而感到难过,因为攻击而感到愤怒,因为颤抖而感到恐惧。詹姆斯表达的是情绪需要将认知与生理感觉结合在一起。生理感觉就是我们的感受。兰格也同时提出了同样的观点,所以这个理论称为詹姆斯—兰格理论。现代神经科学已经证实,生理状态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当您饥肠辘辘时脾气变差。而且人类大脑中能够存储将生理状态与各种事件联系在一起的记忆—“躯体记忆”。当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大脑会迅速提取关于先前遭遇的威胁情境中的生理反应的身体记忆。
我们的感觉是由认知引发的?
科学家沃尔特·坎农和菲利普·巴顿,认为,我们的行为和内脏发生变化的速度远远慢于我们做出情绪反应(如面临危险时的感觉)的速度,所以前者不可能引发后者。他们还提出,生理变化的种类有限,而人类情绪却变化多端。在他们看来,对情境(写作业环境)的认知评估同时产生情绪感受与生理反应,这种观点被叫作坎农-巴顿理论。意识与无意识系统探测到的外部线索能够唤起情绪。情绪可以源自有意识思维(考试焦虑),也可能来自无意识记忆(看见某种食物恶心)。
两因素理论
斯坦利.斯坎特提出两因素理论认为,我们感受到的情绪既取决于我们对内部生理状态的评估,也取决于我们对所处外部环境的评估。
有意识的控制情绪
情绪控制对于我们与他人的交往,发展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发展情绪智力
彼得·萨洛韦与约翰·迈耶认为,理解与控制情绪需要某种“智慧”,他们称其为情绪智力。最近,萨洛韦与他的同事黛西·格雷瓦尔提出情绪智力具有四种成分。
感知情绪:觉察、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运用情绪:利用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情绪:理解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比如悲伤与愤怒的关系,或者为什么两个人会对同一事件做出不同的情绪反应)的能力
管理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情绪智力高,情绪健康的人知道如何控制情绪与表达情绪,也知道控制或表达情绪的恰当场合是什么。
发泄:一种危险的迷思
专家认为,公众对发泄愤怒(也被称作情感宣泄)持有一些危险的错误认知。比如说,你可以在电视节目上看到人们攻击和羞辱他人,就好像公开地宣泄和报复能够消除愤怒一样。事实上,发泄怒火只能带来稍纵即逝的满足感,而且可能会让你在将来做出更为愤怒的反应。
许多人认为压抑情绪可能会导致不可控制的情绪爆发,但是这种观点并不符合事实。虽然表达愤怒有些时候是有益的,但是不加克制地发泄怒火往往会让你更加生气,即使你只是自己捶墙或者摔咖啡杯。此外,研究显示,这样的发泄行为会让你在下次被触怒时更有可能做出愤怒的反应。
如何管理自己的愤怒情绪,更为明智和安全的策略是:把情绪放在自己的心里,至少等到怒火减退,然后你才可以更为理性地看待自己真正的不满,更为理性地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通常来说,你只需和让你生气的那个人交流事情的真相与自己的感受,就能化解紧张和愤怒的情境。
问题是失控的情绪放不到心里前,已经被发泄出去。最重要的一点是感知自己的情绪,我为什么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这么愤怒?情绪来自于哪里?它在和我诉说着什么?
我的体验,情绪是一种语言,它在用内心的感受告诉我,有需求出现,我需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