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清代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书写的一封对联中的一句话,同时这句话也是畅销小说《侯卫东官场笔记》里面多次所引用的经典句子,这是侯卫东以前的上级领导,青林镇党委书记赵永胜在办公桌后面的条幅。侯卫东每次到其办公室去汇报工作,都会看到这个条幅,久而久之,他将条幅内容记在了心里,并且成为他制怒的良好武器,也成为他后来职场和官场行事的一贯法则,以至于他在事业上能够如鱼得水,官运享通。
当然,我并不是想当什么官,也不想求什么名。这句话也应该作为我以后职场和为人处事的座佑铭,我应该时刻铭记在心。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做到心平气和,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此方能处惊不变,做成大事。不要动不动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和情绪,随性所为,更不要歇斯底里。
我必须检讨自己的是,今天早上我对我们的翻译发了火。这个翻译也许是蒙了,他没有想到,我这个平时一向温驯的小羊羔居然会如此大动肝火,他也忍不住和我对耸起来了。一时双方剑拔弩张,吵得不可开交了。幸好现场有其它中方人,及时劝住了,要不然场面真不知道如何收场。然而我还是想给自己找个客观理由,虽然我不应该发火,但是我发火的原因,是因为哪个翻译说话带刺,还阴阳怪气,再加上他最近上窜下跳,工作表现极差。我听不下去耸了他一句,结果他来劲了,我们就扛上了。
暂且不说翻译的过错,首先我觉得我的做事方式是错了。我不应该用发火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让自己理亏了,还让自己丑态百出,还让人落下口实,在势头上点了下风,我是上了他的圈套,被他“激怒”了。我应该就事论事,应该沉住气,不应该表现如此激动,显得我很不成熟以及稳重。对待这些所谓”刺头“的员工,有经验和智慧的管理者通常还是要用一不动声色的手段,做到不显山不露水,沉着冷静处理,把握好这个度。一是你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任其妄为,姑息养奸,势必在团队造成恶劣的影响。二是你也不能一味采用雷霆手段严厉惩戒,通常他们也会善于伪装,做事也不会找到把柄。应该沉着冷静,寻找机会,找到他的软肋,打蛇要打七寸,只要找到他所倚仗的地方,针对性的给予解剖,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刺头的背景和倚仗,因势利导,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然我并不是说我这是要一味采用使诈的手段,或者让自己故作深沉或者太装B,只是要深深践行哪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不要过早暴露自己,不要将情绪写在脸上,不要轻易发怒,要有处变不惊的应付形形色色的危机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