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7日,2020钉钉春夏新品发布会上,钉钉CEO陈航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钉钉的用户数超过3亿,企业组织数超过1500万。由于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来不温不火的钉钉,一下子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在国内,无论是企业、学校还是事业单位都在使用钉钉,甚至国外也陆续推广。这对于整个传统协同办公领域的企业都是一个不少的冲击。钉钉终于活出了这些企业想象中的样子。
2015年初,那时我刚入行没多久,闲聊的时候,公司销售抱怨签单困难,卖不出去高价钱。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有钉钉这个APP,也不知道它在当年的1月份已正式发布。直到2016年时,我才听说钉钉的相关信息,面向中小型企业,免费提供类似OA、邮件、门户等功能。
我们公司的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大型客户,由于长期的关系维系,所以一直都保持合作。我们签单时,除了我们的自身技术能力过硬、优秀的服务能力外,多年的交情也是签单的关键。但当我们不满足自身发展时,需要突破原有桎梏时,开拓新的天地时,我们发现,中小型企业的市场上不是我们想要就能要。
对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或者小型电商、微商,他们同样有协作需求,但不愿意掏太多的钱去建设协同办公平台。他们的需求不是刚需,钉钉出来之前,手工填单审批也可以凑合。而钉钉的出现就给他们一个免费尝试的机会。钉钉主打移动端,兼顾PC端和web端。智能手机的普及,为钉钉提供了良好的推广环境。众多中小企业、电商、微商,甚至个体户都纷纷注册,为钉钉积累了不少前期用户,在这些用户使用过程中,不断迭代版本,不断完善自我。而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是根本不会搭理中小型企业,就算他们想做,金额较低的单子我们根本就不会去接。记得有一个客户多次电话我们销售,一定要用我们的平台,但是最后还是因为价格的问题让他放弃了。在我们不屑一顾的时候,一些同行已经开始嗅到了商机,例如X蝶、X微、X领,陆续提出相关的概念,以求转型。但毕竟都是传统软件企业,所谓的创新产品与原产品大同小异。友商们后续陆陆续续推出一系列产品,占领了不少市场份额,但是与钉钉相比,所获取的目标用户并不完全相同。
钉钉的野心很大,它想全面开启企业数字新基建。钉钉CEO陈航在发布会上说,5.1版是“迄今最大版本更新”的发布,新版名为年宝玉则,包含专属钉钉、家校共育2.0、F1视频会议一体机、钉钉Live等软硬件系列产品。这标志着钉钉正式从通用性向个性化飞跃,企业组织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钉钉,更广泛地分享数字新基建带来的红利。其中专属钉钉,包括四大专属能力,客户可按需选择专属设计、专属存储、专属安全和最高级别的专属App,定制出千人千面的钉钉。它甚至可以不叫钉钉,而由客户自己命名。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钉钉整体布局已经完成,正式向愿意付费的企业提供定制化、专属化服务,它已经开始侵占传统协同办公行业的市场。行业内几个龙头企业一直希望能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拔得头筹。但钉钉早在2014年开始布局,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步步为营,现在胜利的果实即将收获。现在很多机关单位,中大型企业都有意向与钉钉合作。可以想象,未来传统行业中小企业必定哀鸿遍野,大型企业的市场也会进一步压缩。
那现在问题来了,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呢?
1、积极转型。我们所使用的平台或者产品,原则上并不是符合中小型企业的需求。我们需要精简架构,推出轻量级平台,固化常用模块,加强移动化支持。帮助企业从0到1,构建属于自己的办公平台。此方案的弊端在于,前期产品设计和研发本来就是不小的开销,而且更为重要的营销和推广环节,就更加烧钱。公司需要有很大的魄力才能做到这一步。
2、打不过,我们就加入。早在2015年x领已经是钉钉的战略合作伙伴,后续应该有更多合作机会,以达到共赢。只要把饼做得更大,大家才能分得更多。此方案主要是细节内容太多,各方利益的需要博弈和平衡。
3、深耕细作,在细分领域中做到最好。我们公司OA是专注于大型企业,那么我们就不断深耕细作,深挖客户需求,在大型企业领域中做到最好,牢牢掌握这部分市场。此方案算是我们当前的主体思路,个人认为,这是相对保守的路线。但是近些年中,协同办公平台并无突破性的亮点,若长期这样,很容易比各种后起之秀抢占市场,最终消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总的来说,这次钉钉的新版本发布,给我们很大的“惊喜”。希望公司能提高警惕,早做准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