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常常见父母带着孩子做心理治疗,长辈带着晚辈做心理治疗。再或者,是丈夫觉得妻子需要做心理治疗;妻子觉得丈夫需要做心理治疗。
倒是自己带着自己做心理治疗的人很少见。很少见母亲或者父亲觉得自己需要治疗。妻子或者丈夫觉得自己需要治疗。
刚开始,也会觉得这没有什么,后来,就发现了那是有问题的。那个带领别人来做治疗的人,在自己未被治疗之前,他无法看到一个“正常”的孩子,伴侣……
他内在的“条件”决定了他会看到一个病态的外在世界。那个“条件”消失不了,他外在世界的问题也就会持续存在。
几乎很少人会觉得自己病了。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觉得是别人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而那些意识到自己病了的人,才有机会好病。那些意识到别人有病的人,会病的越来越重。
固有的思维模式,让他看不见自己的问题,不知道自己就是那个外在问题存在的“条件”,当这个“条件”消失的时候,问题就不见了。
所有问题都有“条件”组成,一旦条件不具备,问题也就没办法呈现,如自己“所愿”。
但问题面前,人们通常不把自己当成那个“条件”,当自己这个“条件”不被了解和看见的时候,那个问题就稳稳地存在着,几乎没有消失的可能。
那个“条件”依附在“我”之内,那“我”是谁?谁觉得别人有病?“我”。那“我”里的什么觉得别人有病?
你会发现那里是一堆观念,是那些观念在告诉自己,孩子有病,伴侣有病,独独没有意识到那个独立于问题之外的“我”和“我的观念”。
于是,“我”在这些观念的驱动下,才会想办法找专家,找老师来给“孩子”,给“伴侣”,有的甚至是给父母“治病”。
答案很显然,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有时候,即便是有一些转变,也还是自己为自己付出的收场所采取的一个行动。
只有有病的人,才会觉得别人有病,而别人需要治病。那些觉察到自己有病的人,他会选择治疗自己,而不是治疗别人。
这是最大的一个区别,这个区别带来的视觉效果截然不同。
前者,在想办法让外在的条件符合自己。后者,在想办法让自己融入外在的条件。前者,解决短暂的问题。后者解决长远的问题。前者,期待问题消失。后者,则让内在问题的“条件”消失。
就是这么不同。
……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