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新疆,并无多大期待。
我是一个耳根子软的人,架不住身边的人说到新疆时的眉飞色舞。我也是一个被宁静自然彻底征服的人,被迷你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种草,非常“茂密”。
于是我有了这次新疆之行。
而,在我心里,我将之称为我的“阿勒泰”之行,虽然此行也许并不能到达阿勒泰,只能说是一种靠近。
靠近,也能获得能量。
伟大事物都是在慢慢靠近后,思想会跃入一层台阶,继续过着平凡而努力的生活,但那生活是另一种宁静。
02
今天是8月1日,农历六月初八,是一个适合出行的日子。
因为阳光太好了!
昨夜是所有出行日子之前睡得最安稳的一次。要是以往,一定会梦见出行时的种种窘迫。这次,没有梦。
《青年文摘》的日签说:三件让人幸福的事情是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能坐上这漫长的34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旅程,也是因为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吧。
而现在,我的期待有十天之久,虽然那些未知的如画风景,已经被朋友圈“投喂”了很多,但关于我自己的如画风景,我还是充满了期待。因为我想要的是:那种在此地的亲临感,那种从心底里发出的“啊”的畅快感。
03
旅途少不了要看书啊!
特意带上了李娟的两本书,其中一本是重读,想从她细腻的文字里激发出更多的期待。也想从那些细碎的生活里,感受一种日常的美。
《深山夏牧场》里的一个句子:“在森林边缘、沼泽中央,突然闪现的那个人,总是衣裳鲜艳无比。”这种惊艳,是与自然的融合惊艳,我喜欢。或许,也是因为我喜欢一切亮丽的热腾腾事物。
还有一个句子让人想笑:“但领导再多也不可能吃完这么多肉啊,领导又不是运动员。”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
04
我的座位,被团里的成员被动换了两次,结果竟然换到一个称为“豪宅”的所在,路过的人都赞叹不已。当然,是因为我享受到了残疾人的福利。路过的人,会把我当成残疾人吧。
不过,在银货两讫的今天,谁还不是一个残疾人呢?
这个地方着实好:宽敞,安静。旁边就是洗手间和一个宽阔的连廊,没成想居然拥有了“一室一厅”,大手笔的奢侈,也少了陌生人面对面的举动尴尬。
我们仨的“课间操”也有了挥洒之地,窗外美景闪过,火车内我们舞得欢。流汗,也是每天的必修课。
关键是,我们可以坐下来,尽情畅聊,尽情吃喝,放肆大笑,丝毫不会影响他人。
同行的朋友提了两大桶矿泉水(没用错量词,就是桶)上火车,我说:“若这是两桶老白干,岂不是美滋滋的。”风景与酒,都值得期待。
正如写意与快意,都不可或缺。
05
隔壁子的下铺,是一家三口。估计孩子正在上一二年级,孩子在一本字帖上练字,妈妈在一边辅导。
火车“哐当哐当……”,节奏可是不稳的,那字也免不了要受到“震动”,怎么会练好呢?我想冒昧“关心”两句,还是作罢,随身携带的职业病本身就是一种残疾。
我只是我自己,此趟旅程,我只是去除了很多社会属性的我,而已。
06
午餐吃了一碗牛肉面,不,是牛肉泡面。
躺在床上,倾听一下车轮与轨道的交响曲,“哐当哐当哐哐当……”,只能小憩。
那就看书,聊天,用一指禅在手机上写下此文,然后发呆吧!
信号时好时坏,终于可以发出来了。
此刻,还在四川省。离我的“阿勒泰”,还远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