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批改学生的作业,查阅之前讲过的习题,发现很多学生的错题都没有改。更有甚者,讲过的习题根本就没有做。当时很生气,感觉学生实在过分。
后来,我读到了一篇文章,林清玄写的《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争第一,而是唤醒他们内心的种子》。看完之后突然不再气了。
文章指出,成绩不能证明一切,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他健全的人格。除了学习外,还应注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人相处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爱心和孝心等。
文章里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孩子的父亲常年剥凤梨,手上总带伤。而这个孩子就发明了一个机器,代替父亲剥凤梨。但这个孩子并不是班里考第一的孩子。可他却是个好孩子,甚至是不错的孩子。
看完这篇文章,我突然想到自己当年读高中时,非常讨厌英语。特别不解,为何要让一个中国人不必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而去学什么英语。主观地认为,除了让那些以后从事翻译事业等与英语相关的工作的人外,其他人只学日常常见的英语就可以了。
于是我想到,我的学生不一定喜欢学历史。对他们来说,历史课是一种折磨。就相当于英语课对我的折磨一样。而且,他们的志愿是学医、学播音或者学表演。历史与他们之后从事的事业无关。
但是,身为老师,我不能去和学生说,不想学历史可以不学,反正以后你的工作和历史无关。
我只能劝他们,不爱学也要试着去学。人不能只挑简单的事情去做,应该挑战下有难度的事情。我还举出我的例子,虽然我不喜欢甚至讨厌、厌恶英语,但满分150,我也会努力考到120多分。大学英语的四、六级也努力过了。
把有兴趣的事情做好说明不了什么,热爱一件事情时,谁都能做好。把不感兴趣的事情也尽量做好,那才是本事。
何况,现在的教育制度下,要求高一的学生学习每一个科目。无法改变世界,就得改变自己。现行制度下,无法选择你想学习的科目,只能学习要求你学习的科目。
但我们都清楚,现在的教育体制并不完善,不那么合理。
我想到今年高考的满分作文,那名考生道出了她对高中三年的无奈和困惑。她以写信的方式写给她的妈妈一封信,信中提到:“我听你的话,不问他事,不贪享乐,不玩手机,不打排球,不弹我好的吉他,不看我爱的武侠”。因为她要成为会做题的机器,在这个看成绩的年代。
其实,学校现在的教育偏向于教孩子学习知识,获得考试分数。老师只负责教育孩子学习文化课,很少向孩子传播如何成为一个身心健全且优秀的人。学校的教育只是片面的教育,比较全面的教育是在家庭中、在社会中习得的。所以,也不必埋怨学校和老师如何如何逼迫学生学习,如何看中成绩。想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关键还在家长。
就像那名考生在文中提到的
鲁迅让他的儿子周海婴“完全的解放”,“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拂逆他的喜爱”;梁启超对他的女儿说“未能立进大学有什么要紧”说“天下事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天下第一等人物”;梁培宽追忆父亲梁漱溟时说父亲的教育是“信任且开放式的”,有一次他考了59分,他拿着补考通知书给父亲看,父亲只一眼就还给儿子,那意思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这些小孩受了信任与激励,后来都有了出息。
不可否认,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如那位考生的妈妈写给女儿一封回信,信中说,想要女儿考第一,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希望女儿能读好大学,找到好的工作。这应该是大部分家长的心态吧。可这种心态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厌恶学习,否定自己,变得经不起挫折和压力。每年不都有高三的学生自杀的新闻吗?
而开明的家长,懂得分数和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像白岩松,鼓励他的孩子不要考第一名。
身为老师,在学校里,我只能鼓励学生学习文化课。至于其他方面的教育,依靠家长了。孩子成才与否,真的和成绩没有多大关系。
就像我讲科举制时,和我的学生提到的唐寅的例子。科举制下,并不是考上状元才是真的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