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的一点认知
逻辑思维比直觉思维需要更多的时间。
粗心的故事
从我对考试有印象开始,我似乎就天生是一个不擅长考简单题目的学生。但凡如果有一个考试,题目出的比较难,我的成绩往往就是有保证的,当然语文除外。相反,如果有个考试题目出得比较简单,我的成绩就不会太好;每到这种时候,我都得检讨自己,是因为自己太粗心导致的做错了题目。
最典型的案例发生在高考的第二场考试里。当年还是传统的语数英、物理和化学;第一天上午考语文,自己感觉发挥并不理想;下午第二场是化学,正好是我的强项。我高考那年的化学卷子出得是相当的简单,加上化学又是我的强项,大概用了不到一半的时间,我就完成了试卷;之后的一个多小时,我完成了不下三遍的检查,心里一直嘀咕着:“这也算是高考的难度吗?不会这么简单吧!”带着这种想法,我甚至开始在卷子里寻找是不是有漏做的题目。直到快交卷之前,终于发现了一道题好像做得不太对,但是这是脑袋就像被盖上了盖子一样,怎么也想不出答案,就像有那么一层窗户纸,怎么也捅不破,最后也没能在交卷前完成修改。
我对自己的自信一直保持到了下发答案估算分数的那天,迎接我的是大概25分的扣分以及周围很多人都是接近满分的结果;索性那一年我在最难的数学上有不错的发挥,常年拖后腿的语文成绩都要比化学好上不少,才勉勉强强考上了。
思考,快与慢
前一段时间,有个亲戚跟我说,他的孩子也总是有粗心的情况出现;我下意识的问了一句“是不是考试简单了反而考不好呢?”,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我开始发现“不擅长简单的考试”并不是我的专长;既然是普遍现象,那背后的规律又是什么呢?
大概前几天,我向周围的人征集自己的优势,有多人反馈了“思路清晰”;于是,我得到了一个新的问题:一个思路清晰的人为什么不擅长简单的考试呢?重新回到高考化学考试的场景中,我想我找到了答案:在一个时间有限的考试中,我们倾向于快速完成简单的题目,把时间留个相对比较难的题目;因此,在我们审题发现一个题目很简单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加快思考的速率,用下意识的反应来作答,也就是用直觉思维替代了逻辑思维,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发生。
在生活中,直觉思维替代逻辑思维引发判断错误的例子还有很多,特别是在情绪有波动的时候,我们更倾向的使用直觉思维(趋利避害的天性),也常常做出令自己后悔的选择和判断。
人生很长,重要的决定,值得我们停下来慢慢想一想。
写在最后
我的语文成绩不好,我觉得部分的原因是我是无法理解作者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以及那些老师以为作者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_╰)╭
第7篇(7/1000),2018年3月19日,于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