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老市场淘回一个铜制带耳小香炉,香炉很小,内径只有6cm,加上两个香炉耳,总的直径只有10cm。两只香炉耳朵是小象的形态,长长的鼻子弯成香炉的耳朵。小巧灵珑,我很喜欢。
小时候妈妈是用大米装满香炉,供在灶神台上,我也学着,小小的香炉里盛满白白的大米。
闲来无事,便供在书桌上,小小的写字台配上乖巧的香炉,燃一柱清香,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房里顿时都感觉安静了。
一人个写字看书的时候,经常会点燃一柱清香……
心里无所求,也无所念。就是想闻闻这香燃烧后的香味。很心安,也会很快的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看书。
慢慢发现,一柱香的时间就是在半个小时(有些25分钟左右,看香的质量)
这一习惯与这一发现,可帮了我很多。
我家小孩今年也6周岁了,平时有让他背诵一些古诗词。小家伙总是背的不太情愿。
那天我们又准备开始背书了,我看他非常不情愿,我随口一说“我也不要你背很长时间,就这一柱香时间,香一烧完,你就可以自由的去玩了,但是在这一柱香的时间里,你得听我的。背诵哪一段,你就得背哪一段。香烧完了,我就不能打扰你了。”
小家伙也觉得很新奇,满口就答应了。
第一次一柱香的时间,我记得很清楚前面半柱香里,他很集中精力的背呀,背呀。想要快点结束。香烧到一半的时候,他便开始有点燥动了,坐不住了。趁我不注意的时候,会用嘴去吹这柱香,希望香烧的快一点。
我也没制止,第一次,我当没看到他这个举动。
终于他看到香头顶上的红色星火变黑了,很兴奋的叫我:“妈妈,你看 ,烧完了,烧完了”
我笑着对他说:好吧,你去玩吧,现在的时间是你自己的,我不会来打扰你的。今天你坚持了一柱香的时间,明天我们继续“
他乐颠乐颠的跑出房间,顺手把门关了,口中还念叨着,一柱香的时间也很快嘛……(就是希望让他留下
“很快”的感觉 ,所以他吹香的时候,我当没看到)
就这样,开始了这个习惯后,一柱香的时间便成了我与他的约定。因为在他的概念当中,他看不到时间,与他说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他想不出一个概念来,总觉得是个很漫长的煎熬(后面他再没出现用嘴吹香这个举动了,我与他慢慢说道:一柱香时间本来就很短,你还加速让他变快。这样不好吧?小家伙露出那被蛀虫吃掉的两颗门牙朝我很不好意思的笑笑。)
自从我们用这个1柱香的时间做为约定后,当他开小差,背书越来越小声,越来越慢的时候,我就带着笑声与他说:你看你看,香越来越短了,时间快要走完了,你要加快速度,快,快”
他也很乐呵,一边笑着一边加大音量加快语速背诵。好像香马上要烧完似的,他也有了紧迫感。
有时他想多看会电视,也会来与我讨价还价“妈妈,我就再看一柱香的时间”我心里笑道,这家伙,现学现卖哪。不过心里还是尊重他的要求,只要他能讲出道理的事,我都会支持他。好,就一柱香的时间,我也笑笑答应他。香烧完后,我就叫他洗澡呀,或者是再读会书,或者是上床睡觉了,他也很听话……
个人偏好竹签香,烧完后会留下一根红色的小竹签。我一般会把这个签子收集起来,再忙再忙的日子,也要让自已收集到3个签子,说明我今天看书1.5个小时了(一柱香约30分钟)就想用这个习惯来让自己更自律……
当我看到书上有这样一段话:
林徽茵常常在晚上
要点上一柱清香
摆一瓶插花
穿一袭白绸睡袍
面对庭中一池荷叶
在清风飘飘中吟咏酿制佳作”
不禁会心一笑,虽然咱只是个普通小老百姓,点香插花,咱吟咏酿制不了佳作,但从这点香插花的习惯里,确实带给了我不少宁静,向林先生学习了。
点燃一柱清香,微微的香烟袅袅飘在空气中……
将无影无形的时间,展现在眼前,
缓缓的流逝……流逝的时间,便化作了灰烬,
不能让它倒退、也不能让它停止,看没看到,时间每一秒它都在离我而去……
如此,怎能不更加珍惜时间,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