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我们知道,你的书《孟子》在先秦散文,成就仅次于《庄子》,我想请你谈一下,《孟子》这书中的散文艺术,你是如何达到如此高的水准的?
孟子:好,我当时并不认识庄子,和他没有任何交集,不过,我的作品确实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除了思想方面外,文学方面也达到了最顶级的水平。
从形式上,《孟子》这本书中的文章是由《论语》的语录体发展起来的,但其中多数章节已经形成篇幅较长的对话。
其说理之畅达,章法之巧妙,都大大的超过了《论语》;加上充沛的气势与生动的文采,这形成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在先秦诸子散文里面,《孟子》的艺术成就仅次于《庄子》,而为世人所称道。
我的行文特点很奇特,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文采,感染浓郁,一鼓作气,飞流直下,神采飞扬,尽管我的目的是说理,这还算是一种阐述自己观点的论述文,算不上纯文学,但是文章之中充盈着高超的艺术性。
北斗:是的,读你的作品,往往有一个气势磅礴,雄辩天下,威风阵阵,有一种生命狂飙之感。尤其我对你的论辩艺术深感兴趣,你的文章中充满浓厚的论辩色彩,高超的论辩艺术,你是如何做到的?
孟子:好,我看你这么喜欢与人论辩,我就先谈谈如何才能达到高超的论辩艺术吧。
有人称为我的《孟子》这本书,是对话体的论辩集,我本人当时就有一个好辩的名声,我为什么好辩?
这是因为我生活的时代,是战国中期,当时百家争鸣最为激烈,各家学派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为了批驳别人的观点,或著书立说,或到处游说,大家都在展开论辩,所以我为了推行我的思想主张,我的文章大部分也都是论辩体。
而且我的文章不仅有论辩色彩,而且还有高超的论辩艺术。
作为论辩文,我的一些文章都是先提出中心观点,然后再紧紧的围绕着中心观点,非常严谨细腻的展开论述,逻辑性非常强,比如《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这一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上面这一章的片断,就是讲人的重要性,得人心的重要性,文章先提出中心观点,然后再提出论述,根据论据先展开天时不如地利。
有这样一座城,敌人把它围起来攻不下,能把它围起来总有会有得天时的时候,不定哪一天就会是吉日,可是却攻不下,他说,这座城它占地利,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
这是第一层,论述天时不如地利。
下面继续说,这一层又论述地利不如人和,我说有的城是很高的,护城河也很深,城里面也有很多武器和粮草,但是最后这座城没有守住,这是什么原因?
是地利不如人和,原来是人不和。
到这里,我的中心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已经作了论述,讲完了这两个观点。
这还没完呢,在这个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一个观点。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不用国界把老百姓穿(局限)在一个国家里,使国家巩固也不需要山河的险要,让天下害怕自己也不靠战争武力,靠什么?
于是我就可以进行总结啊,靠的是得道,得道也就是得人心,得了人心老百姓就拥护你,反之亦然。失道,寡助到了极点,众叛亲离;得道,天下归心。假如你得道,天下都顺从你,攻击那些失道之人,君子除非不战,一战就必胜。
你看,我在这篇文章,一开始就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然后就这三个论点,在此基础上紧接着讲,又讲一个观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讲人心的重要,讲怎么得人心,然后又讲得道,这样就达到效果,产生威力,就这样一层一层的步步深入。
当然一开始,我还有语录体的痕迹,但实际上这篇文章已经形成了逻辑严密的论说文。我的很多文章就是这样的,逻辑性非常严密。
北斗:是啊,你的逻辑真的是很严密,一旦接受了你的先决条件,后面也只能乖乖的跟着你的逻辑走下去了,这体现出了你的高超的论辩性的对话技巧,你这是通过什么修炼方式,才能达到的呢?
孟子:是的,这需要不断的总结,和不断的操练,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以至形成了我的思维方式,在辩论方面,不是我吹牛,在春秋战国时代,很少有人能够达到我如此的雄辩。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所以,我在论辩的时候,不是从正面来讲道理的。我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
比如,我在一次同齐宣王宣传王道时,就是用样的方法。
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他们是靠武力让别人的屈服,成为天下的主宰,我最反对这样的行为,而我主张行王道,反对行霸道。
齐宣王想听霸道,我不愿意讲,就说,你要真想听,我给你讲讲王道吧。而齐宣王不愿意,他就是想听霸道。于是,我们两个人在这件事上,就产生了分歧,在这种情况下,我看情况不对劲,不能这样顶下去,于是我就采取了迂回战术。
我首先跟齐宣王套进乎,为了引起他的好感,我就提起了齐宣王一件小事。
我记得,有一次,齐宣王坐在大堂之上,有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堂下经过,齐宣王就问这牛要牵到哪里去啊,说是要把这头牛杀了,把它的血涂在钟的上面,这是古代的一种仪式,说这样可以辟邪。
那么,齐宣王就说算了吧,别杀它了,这牛多可怜啊,我就不忍心看它可怜的样子,牛被杀的时候很可怜,它知道自己要死了,吓得浑身发抖,齐宣王说放开它吧,那牵牛的人就问了,还要往钟的上面去涂血,那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换一只羊吧,于是就换了一只羊,我就问齐宣王,有这回事吗?
齐宣王说有,我说,有这事儿就好,有了这种心你就可以行仁政,因为这种心就是仁爱之心。但是齐宣王说,可是有时候百姓不理解我,认为我很吝啬,把一头牛换成了羊,觉得我是舍不得那头牛,怎么办?
我说,不是,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情况,你为什么把牛换成羊呢,是因为你亲眼看到了那头牛,它那么可怜,还在那发抖,你没有看见那只羊,所以就可怜那头牛。
这就是人们不愿意到杀猪宰牛的地方去,就是看到它们死的可怜的样子,就不忍心去吃他们的肉了,你没看着你吃它的肉,你心安理得。看到它被杀,就不忍心吃,于是我说,这就是同情心。
你有这种心就太好了,老百姓不了解你,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情况,他们误解了你。
这一番话下去,说得齐宣王心里头舒服极了,说是你可真是善解人意啊,齐宣王这个时候就对我产生了好感,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开始批评齐宣王了。
我说,你对牛是如此的讲仁爱,可是你们国家的老百姓却没有得到好处,然后我就讲,你有这样的仁爱之心,却不用在老百姓身上,这不是你做不了,而是不愿意做,这就好比让你把泰山夹在胳膊里,跳过渤海这是你做不成的,是你没有能力。
但是,让你弯下腰来做一件小事,你却说不行,这不是不行,而是你不做。
你为什么不做呢?
于是,我就揭露他,说你啊,现在有自己的野心,自己打算就是想发动战争,称霸天下。然后我就给他讲,发动战争称霸天下的危害,你这样做就像是缘木求鱼一样,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反而会给国家带来危害。
你真的要想天下都来归附你,你就一定要行仁政,行了仁政人们就来归顺你,于是我就开始讲行仁政的威力,说,你要是行仁政,那么普天之下,一些耕田的人都愿意在你的田野上耕作,那些经商的人都愿意在你的市场上做买卖,那些走路的人,都愿意走在你们国家的大路上,那些做官的人都愿意站在你的朝廷之上做官。
那些对他们的国君有怨言,那些人都愿意到你这里来控诉,到了这种情况下,谁还能对抗你呢,你自然而然就成为天下之王了。
这一番话就说得齐宣王真的动心了,就对我说,那请你教给我仁政吧。
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开始真正的给他一五一十的讲,应该怎么行仁政。
在劝说齐宣王的过程中,我来总结一下我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陷入僵局无法谈下去,于是我不得不采用迂回战术,先避开两个人的分歧,然后拉进两个人的心理距离,赢得对方的好感,再然后把话题引到仁政上面,使他对仁政产生兴趣,使他从不愿意听,到急于听自己讲仁政。
这个案例堪称经典,你可以好好的研究研究,这对你的论辩水平将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当然你除了要有非常高超的论辩技巧,还要对人的心理有深入的理解,能一上来就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
北斗:所言至极啊,有时人们也以为我好辩,我哪里是好辩,我只是看不下去了而已。是的,论辩还是要讲究方法,让人能感觉到入情入理,不能强压霸道,强制向别人输入自己的观点,即使别人不同意你的观点也不要气恼,要保持一颗理性与平静的心。这方面我确实得多向你学习学习啊。我对你的迂回战术很感兴趣,能多谈谈吧?
孟子:好的,有的时候,对方对你有很大的抵触,你如何说服对方,这可能就需要有一定的论辩技巧。
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是采取迂回的战术,也就是说,先设一个圈套。让对方钻进去,然后趁他不备突然袭击。
比如有一次,我见齐宣王,就问他说,大王手下有个大臣,把他的妻子托付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妻和子在挨冻受饿,你应该如何对待这个朋友?
齐宣王说,那就抛弃他算了,跟他绝交吧。这还算什么朋友啊。
我马上又问,假如大王手下的法官,不能够审理好案件,那么怎么处理他?
齐宣王想了没想,就说,罢免他。
我马上又问,说,国家没有治理好,那该怎么办?(下套了)
齐宣王马上就没法回答了,只好顾左右而言他,把话题引开。
我就是由远及近,设了一个圈套,这么一步步的问起来,朋友没尽到责任怎么办,法官不称职怎么办,齐宣王的回答都是很容易的,朋友没尽到责任就和他绝交,法官不称职就罢免他,这答案很清楚。
但是,只要前两个问题,你得出了答案,以此类推,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也就非常清楚了,国家没有治理好,那一样,国君不称职,换掉他。
但是,齐宣王就没办法回答了。
所以,我就利用了这种论辩手法,也是采用逻辑上的类比,用这种类比来推理,让齐宣王承认前两个结论,他一旦承认了前两个结论,后面的结论就很清楚了,齐宣王就没办法说清楚了。
北斗:是啊,这种问题的设计要非常的巧妙。我还听说,你和当时的农家学派争论的厉害,当时的农家学派认为贤者也应该耕作从事农业,不能不劳而获,你不赞同这样的观点,进行了大力驳斥,你最后获得了大胜,你是怎么做到的?
孟子:这就是要用另一个辩论技巧了。总的说来,是用现象学的方法,先不持任何观点,先排除先见,先听听对方在说什么,看看他们有没有逻辑漏洞,然后抓住他们的失误,再奋力搏击他们的弱点,一举击溃。
具体来说,辩论的时候,先问对方,让对方先回答我的问题,在回答当中暴露对方的理论弱点,让他露出破绽,然后我就抓住破绽,发动猛烈反击。
比如农家学派有一个人叫陈相,他们就提出统治者应该和老百姓一起劳动,一起耕作这样才能够吃饭穿衣,否则的话,那就是盘剥老百姓。
那么,我就不同意这种主张。但是我先不讲自己的观点,先问这个观点从哪来的,他说这个观点是他的老师的观点,那好吧,你的老师吃的东西是从哪来的?
他说是他自己种的,那么,他穿的是从哪来的?
他自己织的,那好,那么,他做饭用的那些锅那些盆是从哪来的?
那是买来的,用粮食换来的。
好,那既然他要用粮食换,为什么他自己不制作要用粮食换呢?
对方回答,说是一边种地,一边制作这些东西,忙不过来。
于是,我马上又说,既然连这件事,都不能一边耕作,一边干,那么,治理国家,能一边耕作一边治理吗?
这一下就暴露对方那种主张的不切实际,然后我就开始反击,从正面讲道理,讲治理天下多么劳累,不能够一边工作一边干其它的,在这个基础上,又批评对方。
对方原来是一个儒家学派的人物,后来他听信了农家学派的观点,我又批评对方背弃儒家学派老师的学说,跟随着农家学派,说他这就像是一只鸟,它不是从深山里飞出来飞到高大的乔木上去,而是相反,飞到了不好的地方,不会找好地方飞。
然后,就讲孔子的学说如何的伟大,只有坚持孔子的学说,才能拯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然后又讲社会分工的重要性,激昂慷慨,滔滔不绝,这番辩论,可以说是具有锐不可当的逻辑力量。
我的很多文章都是这样的,抓住对方的破绽,痛加反击。
北斗:听你这样一说,这种辩论真的很过瘾啊。那在辩论中,除了拥有这种辩论技巧,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孟子:当然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这让你有的放矢,但你还应该具有充沛的感情,强劲的气势。
我曾经在文章中写过:“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在辩论过程中,我们要有正义的呼声,天下为公,宏大理想,豪迈气概,奔放激情。
我的文章有这个特点,突出的体现了我的个性,我这个人志向远大,救世责任感强烈,我说过,五百年一定会兴起一个王者,而王者兴起的时候,一定会伴随着名人的出现,我就把自己当作这样一个名人,现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可以治理好天下的人,如果想要治理好天下,除了用我,还能用谁啊?
我有这样强的自信心。我同情下层百姓,希望从水深火热之中去拯救这些百姓,这种宏大的理想,为我的作品增添了豪迈与激情。
我的弟子问我,别人都说老师你好辩,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说,我好辩是不得已,我是没办法。
然后,我就回顾历史,讲这个大禹,周公,孔子他们那个时代,由自然灾害,社会灾害,到孔子的时代,天下大乱,他们为了拯救百姓,为了安定天下,积极奔走救世,然后,我就说,现在又是到了那样的一个时代了。
现在是杨朱,墨翟的言论,满天下都是。
我说,杨朱,墨翟的学说就是邪说,欺骗人民,妨害仁义,仁义受到了妨害,人们失去了正义的做人原则就像是带领着野兽来吃人,我对此感到害怕,所以,我要宏扬先王之道,要排斥杨朱墨翟,要抵御批驳他们的邪说,使得这些学说不能够兴起,不能够妨碍人心。
他们的学说,要是深入人心,就会危害现实的政治,当年大禹治洪水,导致天下太平;周公平定了天下,驱散了猛兽,使百姓得以安宁;孔子写成了春秋,使得那些乱臣贼子都害怕,因为这是儒家的观点,他们认为春秋寄寓着褒贬,批判乱臣贼子。
我也是要跟随着这几个人,要宏扬儒家的道理,使得百姓得到安宁,继承禹,周王,孔子这三个圣人的事业,我这怎么算是好辩呢,我这是不得已啊。
能够排斥杨朱墨翟的言论,这种人就是圣人之徒,我在这里就是以圣人的继承人自居,表达了一种拯救万民于水火的决心。
所以,这段文章显得是大气磅礴,一泻千里,激荡着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之情。
北斗:说得太好了,我都感动了,人有时候确实是需要一种豪迈之情的。那么,人生存在社会中,不可避免的要和权贵或统治者,打交道,你接触过很多王公贵族,和他们交往,你有什么原则?
孟子:其实,我个人是非常蔑视权贵,鄙薄利禄,在统治者面前表现出了高度的人格尊严。
我曾经说过,游说大人的时候,就藐视他们,你别看他们的房子那么的高大巍峨,他们吃饭的时候摆的架子那么大,前面桌子上摆着一大片的美味,我说我得志,这些东西我都不要,再有他们的享乐,驰骋田猎,后面跟着几千辆车,这些,我得志的话,我都不要。
他们那些东西,我都不稀罕,而我所提倡的都是古人的制度,是圣贤的道理,正义在我这一边,我为什么要怕他们呢?
正因为这样,我带着强烈的自信和自豪,所以在统治者面前就敢放言高论,无所畏惧,从来就不苟合于人,对自己憎恶的人物和现象,还是给予辛辣的讽刺,毫不留情。
在和人辩论的时候,我锋芒毕露,比如我见到了梁襄王,出来我就对别人说,说梁襄王这个人啊,简直就不像个国君的样子,我往前去看他,他也一点不让人感到敬畏。
我用这种藐视的态度,去评论梁襄王。
再比如,我质问梁惠王,梁惠王很爱打仗,我就问,杀人的棍子和刀有什么两样吗?
他说,没有,那好,用刀和政治去杀人,有什么两样吗?
你虽然没有直接用刀杀人,但你国家的政治很坏,使得老百姓大量的死亡。
我对于那些其它学派的人,也是毫不留情,或是厉声质问,或是严厉斥责,比如我斥责当时的纵横家,公孙衍张仪就像人家的小老婆一样,看人家脸色行事,给自己得点好处。
我骂杨朱墨翟这些学派是,无父无君,是为禽兽。当然这些并不是谩骂,而是表现出了我捍卫儒家学说的那种强烈的正义感。
我认为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别人都是邪说。所以我就理直气壮,义正辞严。
特别是我讲到自己理想的时候,讲到自己的信念和操守,更是激昂慷慨,无限激情。
北斗:嗯,很好,说得我也是热血沸腾。那么,你文章中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寓言,这是怎么回事?
孟子:当然我用这些不是牵强附会,而是有所指的,目的是让别人更容易理解我的想法。我当然特别机智,这些比喻信手拈来。
比如我把老百姓盼望施仁政,看作是大旱盼甘霖,就是大旱天干枯的河苖,盼着下雨;把统治者行大道,缘木求鱼;把仁义的选择,比作鱼和熊掌的关系,而且他这种比喻往往是信手拈来,左右逢源。
见到梁惠王,王好战,于是我就讲打仗的故事,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讽刺梁惠王。
当时有一个学派叫告子,告子用水比喻人性。说人性没有善和不善之分,这就像水,水不分东西,哪都可以流。
我立即反驳,你说的对,水不分东西到处可以流,但是呢,水的特点是往下流,往低处走,人性是善良的,就像是水往下流。
另外由于不得已的原因,我的书中还有很多寓言,这些寓言,寓意鲜明,但是很少刻意渲染,都是平平常常的故事,但是很有趣味,包含的道理也非常的鲜明,甚至讽刺意味很强,非常辛辣。
比如我对齐宣王,我面对齐宣王,给齐宣王讲道理。
说是你要减少国家的赋税,向老百姓抽取十分之一的税就不少了,齐宣王说,那我现在做不到,要我一点一点的减少。
我马上说,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一只鸡,别人对他说,偷鸡不对,他说我知道错了一定改,但是我得慢慢改,要我一点一点的减少吧。明天我偷九只,然后慢慢的偷八只。就是一天比一天减少,逐渐的不偷。
我说,既然知道偷鸡不对,为什么还不一下子改正呢?
既然知道你的赋税那么重,为什么不一下子减少呢?
那就用这样的讽刺,这样的比喻来告诉统治者。
所以,我的一些寓言也有很多是生动传神的,故事性很强的。
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齐国人有这么一个人,他家里面有一妻一妾,而这个人呢,也没有做什么官,就在家呆着,这个丈夫啊,每次出家门回来的时候,都吃得饱饱的,妻子就问他,说,到哪吃去了,他每次都说,跟着一帮富贵朋友在一起吃喝。
然后他妻子就和他的妾说,丈夫每次都出去吃得饱饱的,问他和谁在一块吃,都说是富贵之人,可是从来也没有见过富贵的人到咱们家里来过,我得偷偷的看看他,到底和什么人在一块。
于是第二天早晨,他就偷偷的跟着丈夫后面,这丈夫在城里头走了一圈,都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和他打个招呼,于是他就到了城东的坟地里面,这个丈夫就向那个上坟的人去乞讨,吃人家的那些供品,一个地方没吃够,又换一个地方,原来他就是这么吃饱了回家了。
他妻子就回去了,把这个事告诉了他的妾,说我们嫁给丈夫是要靠他一辈子的,没想到是这么一个东西,两个人就在一块骂这个丈夫,一边骂一边在院子里面哭。
这个时候,丈夫就回来了,大摇大摆的,在妻和妾面前又摆架子,吹牛。
我就说,让君子看起来啊,现实当中那些个追求功名富贵的人,他们用的那些手段也和这个齐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实际上也都让他们家里的那些个妻和妾啊,感到害羞,甚至为之而哭泣,不像这样的太少了。
我就用这个故事来讽刺现实当中,那些不责手段去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故事虽然不长,情节却是很曲折的,有几层曲折,妻和妾的商量,妻子在后面的跟随观察,观察到的情况,然后妻子和妾在一起谈论,伤心痛哭,然后正在这个时候,丈夫回来了,他不了解情况,不知道妻子已经知道了他的那些手段了,还在那自吹自擂,这就形成了强烈的戏剧性。
北斗:这个故事本身确实很生动,齐人的那个形象和无耻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后来有人就根据这个故事,把它改编成戏剧,但是你的文章中,像这样生动的语言不是很多,大部分都很短,但是简洁明了,寓意深长,这也和你的语言的特点有关吧。请你最后,再谈谈你的语言特点吧?
孟子:《孟子》这本书的语言浅显自然而又明快畅达,“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文章语汇丰富,富于表现,情态逼真,宛然如见。
文中大量运用语气词和排比、感叹、反问等句式,既保留了口语的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这种语言风格是形成我的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斗:是的,我从你坚如磐石的文风中,感受到了澎湃的激情,雄浑的气势,这对我影响很大,心胸时常充满浩然之气,这真得好好的谢谢你啊。